疫情過後,中國驚人的經濟反彈全球關注。《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以美元計值,8月份中國出口同期成長9.5%,增幅較7月份的7.2%更大。新冠疫情使中國工業部門和全球航運網絡陷入癱瘓,如今這個龐大經濟體似乎又恢復動力。

疫情後,中國貧富差距加大

然而,《彭博》專欄認為,中國政府為了救經濟,只救助企業,不救助一般民眾,形同「放生」占比60%的底層群眾,加劇了中國原本就已十分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

根據西南財經大學領導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研究項目顯示,年收入超過3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27萬元)的民眾今年賺了更多錢。

《金融時報》指出,從奢侈品的銷售,也可窺見這個現象。房地產服務提供商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的研究就發現,七月份中國前五大城市中,有三個城市的高級購物中心客流量,已恢復或超過疫情前的水平;豪車的銷量也成長,5月和6月的豪車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四分之一以上,「我們的銷售比平常還好!」北京一家BMW經營店的經理說。

今年的4到6月,奢侈品時尚集團LVMH在中國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5%以上;香奈兒(Chanel)、LV等高端品牌甚至還漲價了。

但是佔全國60%、年收入不足1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2.5萬元)的民眾,在今年上半年財富大幅度縮水,研究機構Gavekal Dragonomics認為,這些人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35兆人民幣。

隨著疫情造成失業人數增加,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北京大學在6月對5,000多名城市居民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11%的人失業,這一數字遠高於同月官方公佈的5.7%失業率。

中國救濟措施只救企業、服務富人,底層民眾遭放生

之所以造成貧富不均擴大的現象,《彭博》專欄作家認為,是因為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有較大的控制力,因此他們採取推動鐵路或電信等建設,並沒有發放救濟金給民眾,也沒有統一的失業補助。

《金融時報》則分析,中國每個省份還是有提供窮人補貼,但是都因為數量太少而無濟於事。另外還有個問題是,大多數城市只向本地居民提供救濟金,但多數外地來的移民工人,是沒有當地戶口的,因此沒有資格得到相關補助。

中國還有很多政策,完全是為富人服務。像是為了促進高端消費,已批准在海南島新建離岸免稅商店。官方數據顯示,由於有錢人不能出國,全部都湧向海南島消費,這些商店的銷售額在7月份比一年前成長了兩倍多。

投資研究公司TS Lombard經濟學家莊波(音譯,Zhuang Bo)告訴《金融時報》:「當很大一部分的人口沒有工作,也沒有福利,消費如何增加?真正的復甦是所有收入階層都受益,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失敗了。」

(參考來源:BloombergFinancial Tim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