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曾經歷過「看病難」的痛,對於上班族而言,去一趟醫院意味著丟失1天的薪水和1個月的全勤獎,而對於上班族的父母而言,自助掛號、線上預約、就醫流程,都是他們所不熟悉的陌生領域。孩子在自己身邊還好,若是在外地打拚,父母如何就醫是每個漂泊在外的遊子不得不考慮的頭等大事。

前段時間,2萬名中國網友參與了一個名為「空巢父母看病」的網路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生病時,有7成是自己去醫院;2成不去醫院,在家「硬撐」;僅有1成會在子女的陪伴下前去看病。

一名北京上班族說過:「什麼都不怕,就怕爸媽半夜打來的電話。」對於這一批獨生子女來講,這種體驗格外明顯。沒有兄弟姐妹分擔養老壓力,1個人要贍養2位老人,有時候匯錢並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對於每一個脆弱的老年病患來講,最需要的是陪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的電話都是:「我很好」

在「父母看病難」的話題下,中國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那些艱難的時刻,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感同身受。

「我媽爬樓梯的時候一不小心閃到腰,癱坐在地上動彈不得,只能忍痛給我爸打電話,我爸回來以後也抱不動她,只能撐著她在樓梯上坐了很久,沒那麼疼了,才攙扶著上樓,就算是這麼嚴重的腰傷,我媽最後也沒看醫生,因為她怕在醫院跑上跑下,腰吃不消。」

「昨天下午爸爸車禍了,遠在他鄉的我沒有直達,各種票買不到,爸爸在搶救而我卻不能立馬回到他身邊,熬了一夜一分一秒都煎熬……昨晚各種轉車轉機,就為了早那麼一會兒,但現在我卻依舊在路上……『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的意思我體會到了,這種無力感讓我淚奔一路。」

「我爸媽每次有病,只會去村裡那種小診所拿點藥什麼的,有點病痛都是撐著。上次老爸摔倒了要動手術,然後老媽就打電話叫我回家,說兩個人沒去過大醫院,不會掛號怕丟臉。」

有時候家裡老人只有一方生病還好,若是父母身體都比較虛弱,對於孩子而言真的是很大的挑戰。在醫院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很多老人像孩子一樣站在機器前面露難色,他們不會用機器掛號,也不會繳費,本身就帶病,提著一大堆東西,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老兩口相互攙扶著,站一會,坐一會。

很多陪家裡老人看過病的人應該深有體會,當著醫生的面,他們連自己的病徵都描述不清楚,遇上態度好一些的醫生還好,若是遇上態度冷淡的,很多老人直接嚇得噤聲,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我父親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常年在國外定居,年輕時老兩口耗盡家財將孩子送到加拿大求學,後來孩子在加拿大結婚生子,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家庭。但父親的身體卻每況愈下,50多歲的年紀就得了嚴重的心臟病,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夾在中間,兩方為難,一邊是生養自己的父母,另一邊是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工作。最終,他還是決定留在加拿大,給自己父親請照護員照顧。

我們無法評判他的決定是對是錯,但這是每個年輕人的兩難抉擇:當家人生病時,我們是否真的有底氣放棄工作和事業,回歸家庭?

隱瞞身份出入醫院的職業,卻是剛需

職業陪診是中國80、90後獨生子女父母的剛性需求。「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年紀都大了,工作、孩子和老人之間難以平衡,都需要我們,但是我們確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精力。」

但是陪診師作為一個新興職業,大眾仍然存有疑慮和誤解,甚至很多人直接說:「你們不就是黃牛嗎?」

在陪診師劉珊珊看來,陪診工作門檻不高,最重要的是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如何在最快時間掛號、取號?抽血、電腦斷層在哪做?哪個科室的醫生是專家?怎樣與患者恰到好處地溝通?這些問題,在她腦海裡都有著清晰的答案。

陪診師露露則說,自己曾接待過一個外地患者,當時該患者得了惡性腫瘤,小城市醫療條件有限,無奈之下,只能來大城市求醫。這個孩子找到露露的時候,和她反覆強調,千萬不要把真實病情告訴老人,怕老人會覺得這個病浪費錢,想放棄治療。他說,老人起初還覺得這是小題大做,一直堅持不肯來。作為專業陪診,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他們通常會跟家裡人「串好口供」,告訴老人就是個普通的例行檢查。

和陪診的老人在一起久了,會發現這個職業不僅是幫他們看病,和他們說說話、聽他們嘮叨,這種陪伴對老人而言也很重要。

這種起早貪黑的工作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路程、排隊、換藥等等,有時候提前約好的檢查,要早上5、6點就從家出發。雖然這個行業的需求量很高,但是工作的心酸還是使不少人打消了念頭。

對於大部分有「就醫痛點」的人而言,尋求陪診員的幫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這個行業入門的門檻並不低,目前也沒有標準的行業機制。隨著市場朝著公正、乾淨、透明的方向發展,陪診將會成為更有價值更成熟的職業。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旺仔,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