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寧夏夜市舉辦「科目三」舞蹈比賽,引發熱烈討論,有人批評,為何台灣要跳中國抖音的流行舞蹈,這是在「舞統台灣」;台語歌手曾瑋中甚至痛罵「敗壞風氣」。
但有一派的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文化交流,不用大驚小怪。而且,最近在中南部盛行的「愛甲超過」,也是源自抖音。
在更早之前,最近台南開元市場出現一家「幽靈牛肉泡麵」,料理方式很簡單,將熬煮後的牛肉塊及湯汁倒入泡麵中,一碗150元,現場大排長龍。
中國零食「魔芋爽」會在台灣的小學生之間風靡,也是因為對岸的社群媒體。
打開Facebook、IG,搜尋「螺獅粉、四川冰粉、牛肉泡麵、煎餅果子、串串、熱奶寶、肉夾饃」等關鍵字,會發現來自中國各省的街邊小吃,正在台灣遍地開花。
不論是抖音洗腦神曲,或是中國的街邊小吃,為何台灣人對來自對岸的流行文化,接受度越來越高?
原因一:台灣無論正餐或小吃,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風貌。
以正餐為例,大多數餐飲業者打「安全牌」,集中在火鍋、燒肉、吃到飽等國人喜愛的料理型態,只在價格帶上試著做區隔,消費者多少會覺得厭倦。
反觀,中國餐飲市場因為競爭激烈,加上經濟陷入低迷,業者為求生存,必須不斷創造新的料理產品或更有話題的服務。
今年竄紅的「慫.重慶火鍋廠」,會在晚間用餐時段,員工來到餐廳中間熱舞,不少顧客也會跟著搖擺,餐廳頓時變成歡樂的社交場合,客人可以短暫忘卻生活苦悶。
就連台灣餐飲龍頭王品,也仿效在中國成立「廢·成都火鍋」,可見中國餐飲品牌的競爭力,早已超越台灣。
原因二:中國經濟不振,竟也助小吃紅到台灣。
最近中國餐飲界颳起「地攤風」,各地湧現「地攤魚、地攤火鍋、地攤麻辣燙」等餐廳。餐廳裝潢走懷舊風,座椅為小型摺疊椅或板凳,給消費者一種講求簡樸、接地氣的印象。這固然是一種行銷手法,但背後反映的就是消費降級趨勢,標榜反樸歸真的餐廳,就容易引起共鳴。
這個心理,也投射在社交媒體上。打開抖音和小紅書,越來越多中國的年輕人,用「探店」(探訪店家、餐廳)的方式介紹街邊小吃。
杭州蕭山一家賣螺螄粉的攤販,因為在小紅書上竄紅,有人為此驅車一個半小時、又排隊一小時,才吃上這碗「臭味四溢」的小吃。
網紅推波助瀾,大量中國市井小吃一夕躍上檯面,並在抖音、小紅書的助攻下,迅速佔據台灣街頭,讓台灣的夜市飄出中國地攤味。
在許多台灣夜市,能見到源自河南的「熱奶寶」的攤位,又如在台北發跡的「饃饃噠心動肉夾饃」,主打改良式的陝西肉夾饃,目前已有7家門市,踏上了連鎖加盟的道路。
這波中國小吃的風潮,會在台灣越吹越盛,還是可能淪為泡沫?
若是只針對中國的產品、口味、商業模式,確實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在台灣深耕。扶田資本共同創辦人林剛羽認為,華人世界的口味相近,中國流行的美食很容易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造成風潮。
但若是中國餐飲品牌來台灣,就不一定有優勢。林剛羽解釋,兩岸關係緊繃,一有風吹草動,很容易影響品牌經營;另一方面,台灣對非本地品牌的接受度,還是會以日、韓、泰與歐美品牌為主。
過去中國來台的餐飲品牌:譚魚頭、小肥羊、俏江南、黃記煌、探魚等,都沒有做起來,目前只有海底撈在台灣站穩腳步。
不過,以前沒有社交媒體,現在有。日本、韓國、泰國料理,能獲台灣人喜愛,文化連結是關鍵原因,而現在社交媒體成為兩岸之間的文化連結,未來勢必有更多中國流行餐飲文化,乘載而來。
中國流行文化襲台,到底是威脅、還是機會?就如同一面多面稜鏡,端看從什麼角度去解讀。
站在商業的立場,其實,業者不妨多關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餐飲市場動態,並尋找在台灣可以複製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
不論喜好與否,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抖音已在大學以下的族群盛行。關注抖音上的流行趨勢,有助掌握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偏向,掌握中國流行文化襲台的商機。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