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龐大的力量眾所周知,但一些人不知道的是,中國民間的「遠洋漁隊」,正成為北京軍事政治力量的延伸,伸進不侷限於東亞的南亞、西非甚至廣大的太平洋,協助建立習近平想像的「海上」願景。

英國的海外發展研究所分析應答機與全球船隻註冊數據,中國參與遠洋作業的船隻數量多達1萬7千艘。相比之下,第二名台灣和南韓遠洋船隻數量總和大約是2,500艘。

中國這麼龐大的遠洋漁船隊,正在世界各地引起警戒,不管是過度捕撈,或是被北京當作水域中的「幌子」,鞏固爭議領地的控制權。

《華爾街日報》用一個地球儀圖示展現,中國的遠洋漁船隊影響力環繞全球。在西非國家迦納,當地漁民表示,數十艘中國拖網漁船每天都試圖進入迦納的主權海域,瞄準淺水區魚類;去年8月,300艘中國拖網漁船在太平洋東岸的加拉巴哥群島捕魚,引起厄瓜多和秘魯提高警戒,其中一些船被指控關掉追蹤系統或易名;印尼則定期引爆所扣押的中國漁船,希望能夠阻止其他中國船隻在其水域盜獵。

中國漁船協助北京鞏固地域控制權

針對盜獵或過度捕撈行為,北京方聲稱會要求漁船須遵守當地法律。不過,更引起各國憂心的,是中國可能利用遠洋漁船,對爭議地域進行「假捕魚、真控制」。

3月底,菲律賓抗議,有超過200艘中國漁船持續聚集在其經濟海域範圍內珊瑚礁「牛軛礁」附近。根據衛星影像,這些漁船以數十艘為單位綁在一起,維持距離漂浮在海上。

「衛星照片顯示這些船的甲板非常、非常乾淨,好像它們是全新的船一樣」,菲律賓大學海洋事務與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東巴卡爾(Jay Batongbacal)表示。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人員波林(Gregory Poling)指出其他疑點,船隻「以軍事一般精準的方式被綁在一起...它們停在那裡,你無法在靜止的狀態下拖網,如果它們是商業漁民的話,他們會破產的。」

中國否認他們有任何不正常的行為,說那些漁船只是在躲避「波濤洶湧的大海」。但巴東巴卡爾說,在中國船隻過去幾週經過的區域,並沒有出現壞天氣。

《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3/4的中國漁船皆為私有,但北京政權在漁業影響力仍大。中國最大的遠洋公司中國國家漁業,是一家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農業集團之子公司。

中國政府和這些遠洋產業經營者維持密切的關係。業者拿取國家補助,擁有國家投資人,並依賴政府定期幫他們維護捕撈權益;業者則幫助中國佔領地域,例如派漁民去沒人用過的環礁上建立定居點。

波林補充:「漁船使中國海岸警衛隊和海軍的武力倍增,能夠協助補給、監視和排除競爭對手。」波林認為,更危險的是,它們被用作脅迫手段,中國若想要威逼哪個國家,就把一大堆漁船部署到附近海域。

中國海軍、海岸警衛隊和準軍事部隊經常與數百名漁民一起乘坐汽艇,在中國建立的人工島上,具有各種軍事設備,包括飛機起降區、戰鬥機庫以及海軍基地。

中國遠洋漁業是一帶一路重要拼圖

中國遠洋漁船隊還幫助中國擴大海上力量,建立全球港口網絡。這些漁船大小幾乎是海軍巡邏艇2倍大,平均長度將近200英呎。

遠洋漁業是習近平國家發展藍圖中很重要的一塊,也是一帶一路全球基礎設施計畫中一個關鍵拼圖。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海鮮消費國,該藍圖中寫道,遠洋漁業不僅能夠確保糧食安全,「對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的計畫呼籲應在世界各地建立29個遠洋漁業基地,實現中國想要成為全球基礎建設中心的構想。

在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福州宏東遠洋漁業公司正使用北京提供的6千萬美元資金建設港口,將是中國最大的遠洋基地,且中國在該區域還沒有海軍基地;中國公司還在巴基斯坦一條主要石油路線附近建設一個漁港--北京正在該區域爭奪地緣政治影響力。

對於依賴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對其注資的國家來說,居民因無力監管中國漁船行為,已危及生計。例如,北京提供資金給迦納的大型建設計畫,包括水壩和電影院。而現在,迦納當地居民表示,中國漁船越來越習慣逾越當地捕撈規定。

產業數據顯示,現代中國工業拖網漁船每天可捕撈700噸魚,是非洲最大的獨木舟6個月捕獲的量。目前,依靠捕魚為生的當地居民現在不得不往東開車80英里,從中國人那裡購買漁獲,十分諷刺。

在西非另一國家獅子山,中國已投資數十億美元開發採礦設備和高速公路。地方當局說,非法的中國捕撈每年消耗國家收入2900萬美元,但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其進行監管。

參考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NPR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