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油期貨市場升溫,這對一件事是帶來助益:中國一直希望能夠增加人民幣的吸引力,藉此降低美元對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影響力。

2018年3月,中國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一開始只有國內投資人參與,但後來國際投資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今年,國際油價重挫,中國油價卻相對穩定,讓投資人把眼光轉向中國。

輝立期貨(Phillip Futures)駐新加坡的交易主管楊杰明(音譯,Benjamin Yeo)表示,去年底以來,開始交易上海原油期貨的國際投資人變多了,他的顧客包括買賣實物原油的交易員、以及投機性自營交易員。上海期貨交易所也指出,今年以來,原油期貨外國投資人日均交易量佔比約16%,日均持倉量佔比約28%,比去年成長了兩倍以上,投資人包括來自19個國家和區域的石油商、貿易公司和製造業者。

其中的重要境外經紀商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高盛(Goldman Sachs)、日本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和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東證期貨(Orient Future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金曉表示,全球能源市場震盪,是活絡中國原油期貨市場的主力。

相對於美國油價4月曾破天荒跌到負值,中國嚴格管控價格,因此波動很小。中國經濟規劃機構參照國際市場能源價格變化,來設置柴油和汽油等燃料價格,不過一旦油價跌破每桶40美元或升破130美元,就會停止調價。

金曉指出,交易員和石油公司將從中國和國際的石油價差受益,能夠購買中東原油,並在中國市場實物交易。

一個原油期貨市場的規模,很大程度決定了定價能力。中國原油期貨市場越來越熱鬧,是否代表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油價的新制定者?

然而,專家表示,上海原油期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獨立分析師豪伊(Fraser Howie)指出,依持倉量來看,上海原油期貨還不足以挑戰國際大型基準原油。截至6月29日,上海原油期貨的持倉量約為14萬6,000份,相比之下,美國的紐約西德州原油(WTI)和英國的倫敦布蘭特原油(Brent)持倉量多達百萬。

除此之外,豪伊還表示,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有限:「多數人並未持有、也不想持有人民幣」,這也限縮了中國建立全球原油基準的能耐。

(參考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