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推動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以及疫情大流行造成混亂的驅使下,許多製造商正被迫重新考慮在華業務。

要解開長達一個世代之久的供應鏈,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的跨國公司將會留下、甚至擴張。但,如果曾利用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企業確實決定大批離開,就代表美中兩國五十年經貿整合將出現重大逆轉。

在華府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越來越像一場新冷戰之際,從伺服器到iPhone等產品,最終可能會擁有兩條獨立的供應鏈——一條對中國市場,另一條則是對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

「過去,只靠一家在中國的大型工廠幫全球製造,但那種全球化已經消失了,」投資銀行家黃齊元表示。「這樣(供應鏈分流)的成本更高,效率更低。但政治推著我們向那條路走。」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台灣對中國投資額腰斬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台灣對中國投資額腰斬
圖表製作者:李大任

四成美企,想將產線移出中國

有大量證據顯示,許多公司對中國的態度正在降溫。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過去兩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約四○%的美國企業已經或正在考慮將製造設施遷出中國。而美國商會九月發布的最新年度調查中,只有二八%的企業表示,它們今年在中國的投資將會增加,去年這個數值是四八%。

對於關注供應鏈的產業高層和專家來說,這些都不足為奇。絲路顧問公司(Silk Road Associates)創始人兼執行長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表示:「在中國生產的首要動力是為了控制成本,這個因素影響過去十二年到十五年製造業全球布局。」

做為中國最早和最大投資者之一,台灣企業早在十五年前就開始調整製造業結構,當時在外國投資最多的中國沿海地區,勞動力開始出現短缺。十多年前,鞋類、飾品、玩具和家具製造商開始向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遷移。

疫情加速企業重組供應鏈

西方企業還開始擔心,在中國製造設備可能會危及數據安全和隱私。隨著美國政府加強對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和華為的審查力道、開始起訴中國駭客,並開始討論電腦硬體是否可能受到攻擊,伺服器的代工製造商如廣達電腦,開始將部分生產遷回台灣,部分遷往美國或墨西哥。這過程在美中貿易戰之前就已經發生了。

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消費電子企業也開始重新考慮在中國業務。過去幾年,台灣企業一直加速向中國競爭對手出售製造資產。這些交易包括:藍思科技最近以新台幣四百三十三億元,收購鎧勝在中國的一家工廠;緯創將兩家工廠出售給立訊;美律也將在中國資產賣給立訊。

儘管所有這些因素都已在考慮之中,但企業經營層和分析師表示,疫情使這些因素變得更加迫切。

「當中國下令工廠在春節後關閉以遏制疫情傳播時,對許多公司來說,那是關鍵時刻。」一位在大中華地區與製造商合作的顧問表示。「有段時間,所有人都專注於度過危機,但現在中國經濟重新開始運轉的時候,這些企業正忙著重建供應鏈。」他表示:「(對這些企業來說)首要任務是,如果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能找到合格的替代供應商。」

並不是所有產業都能如此輕鬆的進行調整。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Baker & McKenzie)駐雪梨合夥人、鑽研供應鏈問題的佩特德(Anne Petterd)表示,一些公司在美國大選前不願做出重大決定。「企業依舊認為,就算拜登上台,同樣的事情仍會發生。」她表示:「但如果換政府,他們可能會有更多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最重要的是,許多製造商可能難以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立新業務,因為它們缺乏中國的材料和零組件供應商以及周邊服務。

貿易專家警告,全球供應鏈想不再完全依賴中國,將需要很長時間。「目前正在進行的供應鏈遷移,就像是九○年代生產從日本、韓國和台灣等東亞公司移往中國。」貝哲民表示:「這是一個二十年的歷程,現在也是如此。」

未來全球將成形三大供應系統

各國政府正試圖利用這些歷史性轉變。韓國延世大學經濟學家、名譽教授鄭求鉉表示:「一些國家開始推出獎勵措施,鼓勵企業回國。」他預測,由於業務回流空間有限,全球將形成三大供應鏈系統:最大的一個在亞洲(包括中國,但延伸至東南亞),以及兩個規模較小的、以美國和德國為中心的供應鏈系統。

(供應鏈分流)成本更高,效率更低。
但政治推著我們向那條路走。

日本為該國企業提供了將生產遷回國內的獎勵辦法,並為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的製造商,提供了另一套獎勵措施。歐盟也正在對其貿易政策進行評估,以研究如何因應供應鏈重組。

九月,歐盟駐台代表處舉辦了首次歐洲投資研討會,因為許多國家(尤其是中歐和東歐國家)希望成為新的製造中心。

與此同時,美國正與台灣啟動一場新的經濟對話,重點是重組全球供應鏈。

黃齊元九月推出了一項名為《台灣鍛鏈》的計畫,旨在幫助台灣企業在快速變化中重塑自我。他正結合友嘉集團、大聯大和東元等企業。他期待,這些企業將在自動化、AI和區塊鏈的幫助下,管理全球智慧供應鏈,而不是在中國提供廉價的製造服務。

他表示:「我的構想是,台灣應成為全球供應鏈的協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