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快時尚的發展、與中產階級成長對衣物需求增長,光 2015 全球就生產了超過 1000 億件衣服,染料的化學物質不但污染地球,也讓開發中國家裡血汗工廠林立。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出版的報告(A New Textiles Economy: Redesiging fashion’s future)中揭示了從 2000 年到 2015 年,衣物數量成長 2 倍,衣物利用率(clothing utilisation)(一件衣服在被丟棄前的平均穿著次數) 已經下跌 36%。

而線性經濟發展下的紡織業耗用大量天然資源也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衝擊:

  • 紡織業使用了大量的原物料與水資源,全世界將近一半的水資源汙染可追溯自紡織業的製造過程。
  • 全球產出的廢棄物約有 20% 來自紡織與服裝產業,且每年約 95% 的廢棄衣物都可以再被回收或利用,但卻只有1%被再製成衣物,表示每年損失價值超過 1000 億美元
  • 紡織業占了對全球造成的碳排放影響約 10%,平均每件衣物經過了 1,900 公里的路程才到消費者的手中。
    從紡織品生產到淘汰的過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令人擔憂  (圖片來源: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A New Textiles Economy: Redesigning fashion’s future)

如果紡織與時尚產業繼續往這個方向發展,到 2050 年時,將會為地球整體升溫 2 度的碳排放貢獻出 26% 的碳排放、造成 3 億噸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超過 2200 萬噸的塑膠微纖維流進海洋。

為了促進紡織業轉型,荷蘭的 Circle Economy 組織和芬蘭的 Sitra 共同發表了 "Service-based business models& circular strategies for textiles" 報告,裡面敘述了時尚產業可以轉型的三大方向:

Circular (廢棄物資源化) Servitization (服務型商業模式) Sufficiency (減少資源消耗)

這三種模式皆已有一些實踐的案例,以下將針對不同的模式說明循環經濟的概念如何在紡織業裡被落實,這些案例同時也提供消費者在衣物的消費時另一種選擇!

案例說明:
Circular(廢棄物資源化):遠東新世紀

用海廢與回收寶特瓶磚製成再生環保紗,助品牌廠商製成球衣或球鞋。在台灣,有一半的回收寶特瓶是由遠東新世紀處理成環保再生紗線或是 rPET,在二次料的技術上獲得國內外的肯定,並且已朝向從織品再製成織品(T2T)的硏發方向努力。而用回收料製成的產品,不但減少原生料的開採,更比採用原生料之商品減少 50% 的二氧化碳排放。


Servitization (服務型商業模式):
MUD Jeans 提供牛仔褲租賃服務,也回收舊牛仔褲,作為新牛仔褲或衣物的原料。

AMAZE:租衣服代替買衣服的風潮席捲全球,台灣也有本土的租衣平台,以售價 1/10 的價格出租服飾,避免只穿一次的衣服變成浪費。AMAZE 用簡單快速的方式試圖用另外一種方式滿足現代人被快時尚養大的胃口,但讓衣服有更多出場的機會!

MUD:提供牛仔褲年租服務,月繳 7.5 歐元,每年租約到期可決定要保留或是改租另一條褲子。而當牛仔褲舊了,MUD 回收,再把它作為下一條牛仔褲或其他衣物的原料。

MUD Jeans 提供牛仔褲租賃服務,也回收舊牛仔褲,作為新牛仔褲或衣物的原料。  (圖片來源:MUD Jeans Instagram)

Sufficiency (減少資源消耗):Pure Waste
運用生產下腳料,以顏色分類後重新紡紗織布,製成衣服。因為不需染整也為用到原生資源而省下大量的淨水

Pure Waste 的製衣流程  (圖片來源:Pure Waste)

文章原始出處:循環台灣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