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場金融科技活動。

主辦單位邀請了金融科技產業多位講者。為了讓活動更加有趣,提供多元的觀點,活動講者有被視為先驅的外國講者,預測未來10~20年的金融業發展;有來自傳統銀行的講者,分享過去20年他們的服務如何從實體轉移到線上;也有政府官員,分享他們如何在政策上鼓勵台灣的銀行發展成長。

傳統的「銀行工作」將會消失

但是當天最有趣的講者是大會主題講者。他被視為金融和銀行業最知名的未來學家之一,撰寫過許多有關該主題的書籍。他經常正確預測未來10年金融服務業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演講的最後,有人詢問,他會給想要進入金融產業的年輕一代人什麼建議?他將如何建議自己的孩子?

他的回答非常簡單直接。「現在,金融服務和銀行業需要的前幾大類工作,都不是傳統的銀行工作。銀行現在迫切需要的幾個職位是:大數據科學家,AI演算法工程師,UI / UX相關設計師,以及其他與財務知識相關的類似專家,但實際上更像是工程師、數據科學家或IT和技術設計師。

傳統銀行的工作,只需要懂財務,不用了解諸如比特幣或區塊鏈之類的未來趨勢。而當這些服務已全部網路化或轉移到手機上,以至於將來所有銀行服務可能都在線上處理,傳統的銀行工作人員、分析師或消費性銀行服務人員的需求將急劇下降,這是年輕一代應事先考慮和準備的事。

傳統上,許多好學生會以優秀的成績從好學校畢業,期待在金融業找到一份高薪的銀行工作。但現在,分析師報告、個經或總經角度的下一季數字預測等工作,幾乎都可以透過電腦或AI演算法,被更好地完成。

這個產業的未來,將會被更擅長進行這些計算的機器或電腦取代。這個行業的未來工作,將不再像傳統銀行人員一樣,而將更像科學家,大數據專家或AI演算法工程師,他們將打造AI及操作介面來實際進行這些計算,維持傳統的銀行業務。

我對我的孩子——如果他們感興趣的話——關於這個產業的建議?不要考慮成為傳統的銀行工作者。未來的銀行對傳統銀行工作者的需求和僱用將越來越少。」

讓我們停下來思考幾秒鐘。金融服務和投資銀行業,是許多勤奮學生想進入的行業首選。而這些產業中,需求最大的工作將不再是傳統銀行工作,而是UI、大數據和其他與AI相關的科學家。

如何預測5年、10年後的「顯學」?

許多人可能都遇過類似情境:高中畢業,選擇大學主修時;大學畢業,選擇研究所專業時;想要出國唸書時;或是當我們終於離開校園,準備未來職涯規劃時⋯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叔叔、阿姨們都會說:

「去當公務員,我年輕的時候,那是最受歡迎的工作。你有一個鐵飯碗,不會失業,未來40年都很安穩,政府永遠不會破產。」「需求最大、最安全的工作就是高科技製造業了。因此,我告訴我的孩子,他們必須念電機、資訊系統或供應鏈管理,確保他們未來都能找到工作。」

多數情況下,他們的意圖可能真的良善,且確實是在試圖提供有價值的建議,但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停下來思考:隨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不到15年前(2007年),第一代iPhone才剛問世,如今在10~70歲的人之間,智慧型手機大抵是人手一機,每件事或需求都有一個app可以解決,大數據和AI現在是關鍵字,但在10年前,它們甚至還沒有真正成為顯學。

我們必須時常停下來自問:這些建議中,哪些確實有用?他們真的有價值且值得考慮嗎?還是我們有時應該停下來想一想,如果每隔5~10年,世界就會變得不同,那無論這些建議本身意圖有多良善,會不會反而造成傷害?如果這是來自上一代的學習和教訓,甚至是30年、40年或50年前的經驗,會不會指給我們一條錯誤的方向?

世界將以多快的速度變化?再過5年或10年將有多大變化?這是我們在每個重大的人生和職涯抉擇點都應該停下來自問的問題。然後,在過快地聽取、接受上一代人為我們做出的選擇前,先為自己思考。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