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當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在任,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召集我到白宮,討論一份由他起草的供應鏈報告——「評估和強化美國製造業、國防工業基地、供應鏈彈性」。標題很長一串,一點也不好記。

我第一個反應是跟他開玩笑,說這份報告看起來很「復古老舊」。納瓦羅則爭論,政府和企業需要意識到,仰賴海外供應鏈不只風險極高,更應迅速協調創造出美國國內的替代供應鏈。

然而自後冷戰時期以來,華爾街資本主義主宰全球市場,他卻提出政府干預和反全球化的立場,看起來就像是過時的論述。

現在,當時的懷疑全都消失了。3月24日,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為全球化畫下句點,這是30年以來前所未見的現象。」另一方面,白宮即將動用類似韓戰時期授予的特別權利,增加鋰、鎳、鈷等電池用礦產產量。

同時,美國晶片商英特爾(Intel)計畫增加德國和俄亥俄州的晶片產量。不管你是否支持納瓦羅的重商主義信條(mercantilism,指優先考慮國內經濟,限制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創造貿易出超),像我就不支持。但這些理念正如復仇般,在拜登政府下風光回歸。

所以,這對投資人有什麼啟示?從我最近與企業高層的對話,可以得出三大實質意義改變。

首先,是「一旦發生怎麼辦」的激進心態,正在重塑對供應鏈的情景預測。這不代表所有企業會讓製造完全回流,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史教授圖澤(Adam Tooze)也認為,芬克所言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曾經難以想像的極端風險(Tail Risk,指罕見事件發生的風險),現在逼得企業需要為此重新定位與盤算。

以晶片為例,美企高層理論上早就知道,現代整個半導體產業,正高度且危險的仰賴台灣。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高達53%,並且生產全球92%先進晶片。但,直到最近,少數公司才有所反應,為突發性事變擬定應變計畫,例如,中國入侵恐怕會癱瘓台灣供應鏈。

「現在,我們才開始正視台灣風險,」一間大型美國公司的財務長告訴我。部分是因為疫情打亂供應鏈,凸顯了晶片短缺的脆弱性,竟然迫使歐美一些汽車業者生產叫停。

同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中國武力犯台更容易想像。短期內這似乎不會發生,因為普欽(Vladimir Putin)在戰爭中顯露的問題,給北京上了一堂很有幫助的課。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說,但這仍然可能是個中期風險,中國會精進犯台計畫,避免重蹈俄羅斯的覆轍。

「雖然世界依賴台灣的半導體,但目前還沒有,任何把晶片來源多元化的實際計畫或選擇,」塞克斯指出。

這激發了第二個轉變:「囤貨」,取代了10多年來備受崇尚的效率與精簡。最新的發現是,供應鏈彈性需要冗餘(redundancy),也就是閒置和更大的庫存。

考量到倉儲與供應端的供給緊張,企業確實不容易做到。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企業的晶片庫存夠用天數,已經從2019年的40天,嚴重下滑到現在只剩5天;但邁向囤貨的趨勢未消失,因為庫存推動經濟,為美國去年第4季GDP貢獻了4.9個百分點。

第三個變化,是公司不能再用狹隘單一的視野看待供應鏈,而需要多邊考量。10年前,採購經理通常依照理性利己、利潤最大化和效率等原則,規劃採購策略;但2008年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個人看似理性的選擇,對組織而言,卻可能是不利的,當時投資者為了降低風險,湧入美國國際集團(AIG)尋求避險,卻創造了單點故障,進而衍生更多金融系統風險。

同樣,如果每家公司使用同個運輸節點,卻又期望達成效率,恐怕會創造新的瓶頸;以整體視角出發,才有幫助。

這促使政府出手干預晶片,白宮因此啟動「早期預警系統」(Early Alert System),要求企業共同參與其中,並鼓勵改善供應鏈透明度。事實上,雖然這至今還沒發揮太大的功效,不過訊息已經夠明確:供應鏈數據,不僅僅是私有利益了!

這項計畫,未來也可能拓展至晶片與金屬之外的產業,因為納瓦羅在2018年的報告中,詳細列出了數項高技術與低技術產品,包含碳纖維、穀殼等,會面臨供應鏈脆弱的問題。

這三大轉變,無可避免會帶來嚴重缺點。就算企業不過度回流本土,全球庫存累積與政府干預也會引發通膨。不過,現在的重點是,烏克蘭的危機顯示,忽略「一旦發生怎麼辦」情景的代價更高昂,美國企業高層短期內不會忘記這個教訓,投資人亦然。

責任編輯:邱韞蓁

核稿編輯:吳和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