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衛報》(The Guardian)形容,如果你是一位小賣家,在亞馬遜上面開店賣東西,那你會得到一家「壞店」;用Shopify開店賣東西,則會得到一家「好店」。

誰是Shopify?這個名字對一般人來說還很陌生,但在美國,它實際上已經超越eBay、成為僅次於亞馬遜的電商平台。人們仍不太認識Shopify,因為它扮演的是幕後角色,它提供技術讓一個個賣家快速設立自己的購物網站,不像亞馬遜擁有購物平台。

對消費者來說,在亞馬遜上頭購物的經驗往往很順暢,短短幾天內就會送到家,而且能夠無條件退貨。然而,亞馬遜「客戶至上」的理念,卻沒有拓及它的另一位顧客:賣家。亞馬遜上頭有200萬個賣家,但有賣家曾在《貝佐斯經濟學》這本書中形容,在亞馬遜網站賣東西就像「與魔鬼共舞」。

在亞馬遜網站上,賣家雖然得以接觸到成千上萬無遠弗屆的消費者,但被抽取的佣金也高得嚇人。假設你想要上架一件50美元的衣服,亞馬遜會抽取8.5美元的佣金;如果你想要打廣告、讓更多消費者可以看到你的商品,亞馬遜會再獲得6.5美元;最終,如果你還使用了訂單履行服務,亞馬遜整體抽成可達4成。

除此之外,亞馬遜最惡名昭彰的是「複製」賣家的商品,用更低價位在自家網站上跟賣家競爭。《華爾街日報》曾報導,沒有任何一個商品是亞馬遜覺得太「小」不值得複製的,它複製過相機三腳架、家具、運動鞋,它會依據暢銷程度、搜尋關鍵字等指標複製出一模一樣的商品,並以不到其他賣家一半的售價販賣,害得許多賣家銷量暴跌甚至被迫關閉。

亞馬遜前賣家博伊斯(Jason Boyce)表示,「亞馬遜同時是法官、陪審團和膾子手,決定了數百萬小企業的生計命運。」

Shopify以小企業為本

亞馬遜行徑讓賣家直呼有如「魔鬼」,相較之下,來自加拿大的Shopify則有如拯救賣家的「天使」。

Shopify提供的技術讓想要在網路上賣東西的賣家快速上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Yiren Lu親自使用後發現,Shopify有如其他賣家所言的直觀又簡單,只須上傳商品照片、價格等資訊,再選擇模板,就能夠得到一個精美的購物網站;而且內建結帳頁面和支付工具,不到兩天,Yiren Lu就開始販售她想賣的亞洲雜貨。

更重要的是,Shopify收費並不貴,一個月29美元起,吸引許多中小企業,這些賣家本來以為要花近百萬才能夠網路創業。如果說亞馬遜堅持的是「消費者至上」,那Shopify就是「賣家至上」;一個企業往往會跟客戶、供應商等多個利害關係人互動,而Shopify顧全了亞馬遜犧牲的其中一個利害關係人。

「科技從根本民主化了一個人創業的能力」,Shopify總裁芬克爾斯坦(Harley Finkelstein)表示:「我們做的是讓大家能夠公平競爭,讓小企業能夠跟最大的霸權公司和零售商競爭。」

秉持小企業至上的原則,疫情中,Shopify發現許多實體小店家想要轉往線上,因此快速推出相應的功能,包括禮品卡,讓顧客可以預先支付一筆金額、幫助店家度過難關,以及用網站展示店內商品等功能。

Shopify會跟亞馬遜越來越像嗎?

Shopify成長快速,2020年第三季,它的成交總額達300億美元,比前一年翻倍。使用Shopify的賣家總數達170萬,而且Shopify提供給賣家的額外服務如物流、融資的營收成長快速,代表真正切合賣家的需求。

一些人可能會認為,亞馬遜和Shopify並沒有誰對誰錯,只是選擇以誰為本罷了。但實際上,Shopify的發展路徑開始跟亞馬遜重疊,但它依然謹記它的最大任務:幫助小企業繁榮。

之前,Shopify只提供技術,不提供購物平台,但去年它推出名為Shop的app,直接面向消費者,消費者可以在上面購物,就像消費者可以在亞馬遜上購物一樣。不同的是,除了支付交易手續費以外,Shopify不會收取任何上架費用,它也不收廣告費,只會推薦給用戶他本來就有興趣的類似商品。

芬克爾斯坦表示,他們對Shop這個app的想像更近似於「個人購物助理,幫助消費者發現新的在地店家,以及跟喜愛的品牌互動。...幫助更多消費者向賣家購買,當賣家成功,我們也跟著成功。」

亞馬遜開始重視Shopify的威脅

目前,Shopify的規模跟亞馬遜相比依然很小,亞馬遜佔美國電商銷售總額37%,Shopify僅佔6%。但這個後起之秀的營收成長幅度太驚人,亞馬遜開始把它視為正式競爭對手。

2月中,亞馬遜收購協助企業在線上賣東西的新創Selz,代表它不只想要經營購物平台,也想要進軍第三方零售,將直接和Shopify對上。

科技媒體Geekwire分析,亞馬遜搭載成熟的物流和最後一哩服務,配上幫忙搭建購物網站的服務,不可避免地會吸引大量賣家。

《紐約時報》則指出,Shopify接下來還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它一直堅持不提供廣告投放,但萬一那正是小企業所需要的呢?《紐時》分析,成功的電商有兩個要素:營運網路商店的軟體、以及把消費者帶向店面的廣告,第二項正是亞馬遜這麼吸引賣家的原因。小企業原本曝光的機會就少,少了廣告,縱使有了方便營運的網站,缺少客戶,最終還是會走向倒閉一途。

對此,Shopify其實也有在思考,怎樣的方式才符合他們的初衷,只不過他們目前的舉措指出,單純廣告可能會造成惡性競爭。芬克爾斯坦表示:「這正是2020年商業和零售業令人興奮的一件事,關於誰能弄清楚他們如何與潛在客戶群建立最佳聯繫。」

這個自詡為「品牌背後的品牌」的企業,面前仍有許多挑戰。(延伸閱讀:共好!投資未來10年最重要的綠色商機

(參考來源:GeekwireThe GuardianThe New York Tim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The Wall Street Journal(2)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