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坪的美式大賣場好市多(Costco),十幾個結帳櫃台大排長龍,消費者推著一車又一車的食品、飲料和維他命等,除了用現金,每一個人都只能掏出同一張信用卡結帳。這張卡,含金量極高,平均每月刷卡8千元,比信用卡平均月刷金額多了5成。
但這張好市多和國泰世華銀行(簡稱國泰世華)聯名發行的信用卡,即將換人做了!
國泰世華資深副總經理鄭有欽表示,與好市多的10年合約到明年8月7日截止,合約到期前卡友權益不受影響,「這麼大一張卡、這麼好的合作夥伴,不管未來續約或不續約,我們都在做準備工作。」
而好市多新的合作對象,就是台北富邦銀行(簡稱北富銀)。外傳北富銀捧著比當年國泰世華多兩成、約12億元的授權金,拿下這張擁有250萬張發卡規模、令各銀行垂涎的卡片。對此,北富銀回覆,不評論市場傳聞。
這張好市多卡究竟為何誘人,讓國泰世華、北富銀都要捧錢上門娶親?
首先,好市多發卡數高達250萬張,只要拿下一張好市多卡,馬上成為台灣前10大發卡行。
攜手好市多,等於贏者全拿!
年刷兩千億元,是業績「帶路雞」
其次,好市多的客戶消費力驚人,一年店內外刷卡金額就逾兩千億元,占全部國泰世華刷卡金額約4成。
而且,好市多只會跟一家銀行合作,贏者全拿,這更讓各銀行搶破頭。
所以,國泰世華9年前為了從原本與好市多合作的中信銀手裡爭下這張卡,不但幾乎不收手續費的辦理刷卡需要的各種大小事,付錢給好市多,還要提供消費優惠。以9年前中信好市多卡90多萬客戶估計,光授權金,平均每張卡,國泰世華就要給好市多超過1100元。
表面上看起來,跟好市多合作發卡是門「賠錢生意」,但其實信用卡就是銀行的「帶路雞」,銀行取得信用卡使用者的各種資料,了解消費行為,可以提供後續信貸、房貸,甚至財富管理及保險等各種金融服務,再從客戶賺到手續費等各種利潤,最終可能還是賺錢。
「很多好市多卡友都是收入不低,而且是容易拿出財力證明的上班族,推展信貸業務核准率高,」不願具名的銀行電銷主管表示。
北富銀9年前也想爭取好市多卡,卻失之交臂。
北富銀前主管回憶,當年董事長蔡明忠為沒有拿下好市多卡,曾大發雷霆,把所有高層主管叫去辦公室列隊痛罵。當時主管們解釋,國泰因有土地可與好市多合作而勝出,蔡明忠怒回,「你們怎麼知道我沒有(土地),」怪主管們事前沒去找他。
結果,這9年來,北富銀信用卡的規模遠遠不如國泰世華,國泰世華幾乎站穩有效卡龍頭,而北富銀卻排行老五。
9年之後,北富銀終得償所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親自督軍,整合集團資源與好市多談判,若成功拿下好市多聯名卡,預期流通卡數(編按:指發卡總數減停卡總數,且卡片狀況為正常者)能夠因此一舉突破700萬張,從信用卡「五哥」,躍升為前3大。
不過,要跟好市多合作發聯名卡,銀行要付出的各種成本不低,只是衝高卡量,卻沒有辦法與客戶發展信貸、房貸等其他業務連結,恐怕也只是「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
何況,國泰世華花了9年已經取得好市多聯名卡卡友名單,能與這群客戶做的信貸、房貸等各種生意早就都已經做了。既然如此,為什麼北富銀還是拚命砸錢也要拿下這一張卡?
因為蔡家兄弟爭取這張卡,他們看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
在他們眼裡,表面上這張卡是賠錢貨,但決定是賺是賠的關鍵,不是檯面上這個算盤,當把幾個算盤連在一起打,和旗下各種資源連結,看似穩賠不賺的生意,其實隱藏商機。
建電銷團隊、用大數據分析
導入快速核卡技術,應付暴增申辦量
首先,北富銀這次拿下好市多卡,已先把底氣養足,把自己這副算盤打好。
金融同業觀察,雖然北富銀卡量相對中信銀、國泰世華等遜色,不過他們近年力拚消金,推出J卡及自家momo聯名卡,其中J卡達到「百萬卡量」,momo卡累計發卡量也超過70萬張。
但只靠發卡量還不夠,他們必須有「後援部隊」,能夠運用這些客戶資料,產生價值。
北富銀前主管指出,富邦早就建立了完善的電話行銷團隊,名單分析運用等大數據技術都很成熟,只是需要因應卡數增加而擴大。加上,北富銀在推出momo卡後導入快速核卡技術,核一張卡最快不到1分鐘,比傳統核卡要快上許多。
當富邦拿下好市多卡後,一天申辦量可能高達數十萬張,因為有這項技術,他們足以應付暴增的申辦量。
北富銀拿下好市多卡,只是第一步,聯名卡結合富邦背後的「生態圈」,才是更大的局。
富邦不只有銀行、人壽等事業,還有電商momo,也有電信事業台灣大哥大,這些都是富邦可以和好市多互補的利器。
好市多、momo兩大資源互補
擴大momo幣生態圈,消費場景變更多
例如,momo是全台最大電商通路,而在線下量販稱霸的好市多則正積極發展線上網購業務,未來momo與好市多在通路合作上,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畢竟,已經在台灣開出14家門市的好市多,要再大規模展店不易,想追求業績持續增長,線上發展是必須的選擇。而相對於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和momo合作會是更省力的方式。
未來,如果在momo上出現「好市多旗艦館」,或是看到「好市多明星商品專區」,也無須太過意外。
不只如此,蔡明忠親手出招,他著眼的,還有富邦未來最重要的大戰略:momo幣。
他曾在台灣大哥大的股東會上表示,要提供「俗擱大碗」的服務,讓momo幣發揮放大增值效果。意思是,他期望momo幣可以自成生態圈,用一枚momo幣串聯用戶的生活大小事,全都滿足!
好市多與中信銀、國泰世華合作時,前者發行「金幣」,後者也有「多利金」,可以用來抵扣購物等金額,但這些幣的目的,著重在聯名卡用戶持續留在好市多內消費,而沒有如同富邦集團一樣,要透過點數拓展更多使用場景的野心。但未來如果能透過momo幣與外部通路串聯,點數可以發揮更強大的力量。
試想,如果未來富邦好市多聯名卡也以momo幣做消費回饋,因為這些點數可折抵的通路更多,對消費者購物積點將更有吸引力;同時,momo平台上既有會員的點數也會因為能在好市多流通,可能為好市多帶來更多消費者以及更高的交易額。
momo總經理谷元宏表示,目前momo幣的主要產點來源就是靠富邦momo聯名卡,在2020年的發行量已經超過20億點。
未來若有好市多聯名卡加入,以該卡過去1年可以創造高達兩千億元刷卡額來看,即便只是提供1%的回饋,就可以為momo幣再增加20億點的流通,進一步將影響力放大。
而且,當momo幣能夠消費使用的地方越多,就越好用,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也會提高,更願意積極消費。
雖然富邦拿下好市多,也未必能消化,路才剛開始要走。不過,一張好市多的聯名卡,只是一個點,但若從整個面去思考,這將是富邦最重要的一盤棋局,甚至是將改變、顛覆金融產業的關鍵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