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之一,很可能就是這次疫情加速的零接觸經濟。只是,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台灣新創公司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獨立董事簡立峰觀察,台灣這次疫情做得太好,反而很可能因此錯過這次的轉型機會。

「未來兩年內的killer apps(殺手級應用),叫Covid-19,它把我們帶到一個危險的地方,也幫我們加速了這時代的走向。」簡立峰在7月21日由工商時報舉辦的「5G啟航高峰論壇」說,若零接觸經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那麼疫情便加快了這進展。

只是,簡立峰也反思,台灣在疫情做得太好,很可能錯過這次的轉型契機。

他舉例,國外絕大部分企業過去半年都是遠距工作,而Google、Facebook更開放員工遠距工作到年底、但營收卻沒下滑,這代表的是「後5G時代驚人的遠距作戰能力」。

相較下,台灣已可正常上學和上班,遠距會議、線上教學、遠距醫療等應用,才剛啟動轉型,動能便消失。

但同時,簡立峰也看到機會。他指出,未來,企業的員工可以分散在世界個角落,世界級的工作將進來台灣,而這也將替台灣下一代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可是事實上,我們沒有在思考接這個機會,」簡立峰提醒。

遠距和5G,既然是轉型動能,台灣5G在7月甫開台,大家都在問,5G的殺手級應用到底是什麼?

簡立峰認為,既不是AIOT,也不是AR、VR,這些只是技術。他比喻,回顧4G,帶來最大感動的其實是「直播」,不只改變了購物、教育行為,甚至帶動社會運動等。因此看5G應用,也得從創新思維裡去發想、解決需求。

比如,現在的遠距視訊會議工具仍不太好用、也不夠有臨場感,一次只能一個人講話、同時講話會聽不見其他人聲音,這其中就有很多創新的空間。比如,微軟就將視訊會議參與者的人頭,合成在一個虛擬大會議室裡,讓開會效果更好。

5G未來將會長得如何?簡立峰認為有四大重點趨勢。

首先,最先落地的會是高畫質即時串流影音和雲端遊戲。

接下來,簡立峰認為,手機將會變得更聰明,我們將進入「smart smartphone時代」(聰明的智慧型手機),而兩個「smart」(智慧)加起來,就是intelligent edge(智慧終端)的時代。

他解釋,未來,AI模型可更容易搬到手機上,而當手機上每個應用程式的背後都有AI,手機如何不聰明?比如,手機的語音辨識會更精準,而即時機器翻譯需要的時間,從兩秒變成無時差,世界的距離將消失。

最後則是自駕車。雖然完全自動駕駛還不會這麼快發生,但汽車電腦化這件事,已經可以立刻落地。比如,在台灣,常見到卡車轉彎產生死角、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其實只要裝上感測器就能避免。另外,貨車編隊在一兩年內也會看見,也就是一列貨車隊伍,只需要第一輛和最後一輛需要司機即可,中間的貨車可自動跟車,大大減少人力。

簡立峰最後提醒,台灣在3G、4G時代錯過典範轉移,直到最近才慢慢跟上餐飲外送、金融科技、智慧醫療等趨勢,5G時代不該再錯過。

他認為,過去大家認為台灣困境在於沒有網路人口紅利,但看全球人口最多的幾大國家,包含中國、印度、越南等,這些都在台灣附近、其實都是台灣的人口紅利。

「網路沒有不出國的,既然這樣,我們就該出國!」簡立峰說。其實,只要擁有創新思維、放大自己的眼光,不管是否在5G時代,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