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家族內鬥啟示》
・曾比王永慶有錢,淪落唯一虧損金控,一手好牌的新光金如何打成爛牌?
・新光金大股東控訴,揭第3代反撲第2代吳東進癥結
・新光金經營權之爭怎發展?大哥占優勢、洪士琪得靠民心
・洪士琪談掌權派吳東進:你講3小時,請給我2分鐘
・吳東進次女吳欣儒喊話改革派:他也是董事,改革他自己?
・第2代互鬥讓第3代變輸家!新光三越淪長輩爭權戰場
・3招防止家族企業內耗⋯花時間好好相處,最便宜又最有用
・績效不彰、家族矛盾給機會,吳東亮變吳東進最大威脅
・不只聽,更要發現真相,懂聆聽才叫領導者
這是台灣金控史上最赤裸裸的經營權爭奪戰。
新光金大股東、現任董事洪士琪曾前後發3份聲明,不但痛批前董事長吳東進領導無方,並引用新光創辦人吳火獅的話,「維持現狀,即是落伍」,揚言要改革董事會。
同樣身為大股東、前董事長吳東進也展開反擊,在報紙買下半版廣告,宣稱已掌握2/3的股權,要對手別浪費社會資源,掀起委託書大戰,甚至暗示,此舉會破壞金融秩序。
家族兩派經營權之爭決戰6月
爭端除營運差,還指向吳東進「很盧」
他們將在今年6月9日決戰改選,總共32位提名人選,搶15位席次,綜觀董事名單,有彰銀前董事長、前總統李登輝幕僚、前工研院副院長,也有大會計師,各社會名流,都捲入這場爭奪戰裡。
新光集團成立快80年,第1代創始股東吳火獅、洪萬傳和林登山,創業艱辛時依然團結,但他們的第2代、第3代卻如仇家般隔空交火。
導火線在於,新光難看的經營成績單。
新光今年前4月稅後虧損78億元,不但在所有金控裡敬陪末座,還是唯一虧損的金控。拉長時間看,過去5年的稅後淨利、每股盈餘(EPS),排名倒數第3、第2名。

而且,過去15年來,新光金有約1/3的年度,沒有配發股利,股價現在只剩8元多,遠低淨值,市值排名在金控裡倒數第2。
相較國泰金、富邦金幾乎年年發股利,股價4、50元,站穩淨值之上,新光金50萬股東情何以堪。
一手好牌的新光金,為何打輸這場局?
我們爬梳新光的歷史發展軌跡,訪問兩派人馬、老臣、大股東等超過20位相關人,這場經營權爭奪的關鍵,不只是表面的財務虧損,是領導者長久以來「不聆聽」的結果。
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與會計學院聯席教授范博宏指出,新光紛爭鬧上檯面,就是因家族成員無法溝通,只能訴諸「市場的力量」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例如70年代,香港共150多間家族控股銀行,因營運不善,一路被整併至今,只剩2間。
我們專訪洪士琪時,150分鐘裡,他總共提到了14次「吳東進很盧(指囉唆、糾纏)」,不聽別人意見、只顧講自己的想法;難以溝通,似乎是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