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t!Fight!Fight!」9月21日的台北街頭,一群由外籍移工組成的工會成員控訴,公司明明想關廠,卻想規避資遣費,5月起就不斷鼓勵員工轉職。這間遭控訴的企業,就是華碩在2005年購併的網通廠:亞旭電腦。
亞旭其實曾風光一時,這家1989年成立的老牌網通公司,曾是全球第2大線纜數據機(Cable Modem)代工廠;然而,10年前起,該公司卻不時面臨虧損,迄今累計虧損金額超過45億元,接近一個實收資本額。
「亞旭代表的,是一群被中國網通業競爭,但沒有轉(型)過去的業者⋯⋯,」一名機構分析師指出。
上世紀80年代末,台灣曾有一波網通投資熱潮,友訊、仲琦、智邦、正文、合勤陸續成立,且多數業者位於竹科,形成與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業者相互輝映的景象,「當時網通公司很稀有,毛利率也相對高⋯⋯,在中國(網通廠)還沒崛起前,我們這個產業其實很好做。」普萊德董事長陳清港回憶。
華強北狼群,打敗竹科工程師登頂
然而,2000年後,不僅台灣電子五哥紛紛插旗網通業,中國的網通公司更是一個接一個搶食國際市場,代工業者如共進、劍橋、卓翼,品牌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