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商周團隊在台積電熊本廠開幕典禮前一週飛往熊本,
想理解為何台積電日本廠能超越美國,後發先至?
一向有自己做事節奏的日本人,如何全體總動員迎接台積電?
故事,從台積電員工的通勤巴士開始⋯⋯
上午7 點54 分,我們跟著台積電員工,在熊本菊陽町的JR 原水站,搭上駛往台積電JASM 廠區的通勤巴士。車上,滿滿台灣口音的中文,和通知到站的日文廣播聲,形成奇特對比。(攝影者:楊文財)
熊本熊以超過90度彎腰,歡迎來賓進到台積電這座日本人口中的「奇蹟晶圓廠」。題外話,熊本商工勞動部長透露,熊本熊周邊商品13年銷售額約1兆日圓,就跟JASM廠投資額差不多。(攝影者:楊文財)
人才來了、消費也來了!我們走進熊本最大的鶴屋百貨旗下超市,在去年8月開設的台灣食品專區裡,沙茶醬、牛奶花生都找得到。它的宣傳手法更是細膩:將免費商品兌換券送到宿舍信箱,並逐一記錄已成為會員的台積電家庭。店長上田侑樹(圖)告訴我們,他的目標是讓每一戶都成為會員!(攝影者:楊文財)
熊本開始出現中文潮!當地語言學校明顯感受到學中文人數上升,甚至在地工商團體還針對當地業者推「台灣人接客術教學」,希望帶給台灣人滿滿人情味。(攝影者:楊文財)
這是場政府與民間的大作戰!離台積電車程約6分鐘的米其林馬肉餐廳馬勝蔵備妥中、英文菜單,老闆系木志保美(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