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有價時代來臨,究竟是買房穩賺不賠,應該趁早卡位?還是該居高思危,小心風險才對?
商周彙整最需要搞懂的六大碳費問題,並綜合國產董事長徐蘭英、根基營造副總經理范錦華、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等多位業者、專家看法,幫忙找出房市趨吉避凶的最佳解答。
01:碳費對房價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碳費的主要影響是帶動營造成本漲價,直接衝擊的規模,會視政府課徵的碳費費率高低而有所不同。依據商周試算,每噸課徵3百元、5百元、3
2,945
在高雄橋頭新市鎮的建案接待中心內,民眾正在洽談購屋,但由於當地房價近4年已漲約1倍,所以想進場,一定要謹慎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負擔。(攝影者:陳宗怡)
碳有價時代來了,搭碳費買房穩賺?何時是最佳進場時間?多位專家、學者解析,預售屋和中古屋哪個好?台北市為何受碳費衝擊比中南部小?揭曉中古屋漲幅逾2成、超過預售屋的2縣市;看懂如何評估自身「買房能力」,搭碳費搶進。
台灣碳有價時代來臨,究竟是買房穩賺不賠,應該趁早卡位?還是該居高思危,小心風險才對?
商周彙整最需要搞懂的六大碳費問題,並綜合國產董事長徐蘭英、根基營造副總經理范錦華、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等多位業者、專家看法,幫忙找出房市趨吉避凶的最佳解答。
01:碳費對房價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碳費的主要影響是帶動營造成本漲價,直接衝擊的規模,會視政府課徵的碳費費率高低而有所不同。依據商周試算,每噸課徵3百元、5百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