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問世一週年後,你的生活、你工作的職場、你的競爭對手,變成什麼樣子了?

台灣的企業AI智商,正在朝M型化發展。有人在ChatGPT剛熱的時候,熱中一陣子後,就回歸原點,工作方式跟一年前沒有太大差異;有的企業則透過不斷摸索,工作效率突飛猛進。

「我們是最在意風險的行業,剛開始,我們甚至是禁用ChatGPT的,」在一次聚會現場,KPMG安侯建業顧問部營運長謝昀澤,一邊說著這段話,一邊展示他剛用AI生成、與特斯拉財務狀況有關的數十張完整簡報,「你知道這份簡報,我花了多久時間嗎?大概十幾秒就完成了!」

「完整性有六成到七成,足以應付我當下的需求,」謝昀澤算算,整份簡報製作,前後花不到他十分鐘的時間。

會用AI,月薪看增四成!
國際企業腦洞大開,多數台企仍觀望

這類新AI生產工具,以後必然成為辦公室的標準配備。今年,KPMG讓內部二百五十位員工做為種子部隊,要全面提升各部門的AI生產力。

另一個畫面,是跨境電商平台Pinkoi的辦公室,過去這一年,Pinkoi展開全民AI運動,現在,他們的財務、人資到客服,都自己發展出各單位的AI助手,有三十多種應用成果。

以前,大家覺得有些事情只有IT做得到,都得去跟IT掛號排程,但現在,這些想法已經被打破;更棒的是,他們的雙手因此可以空出來,不再被重複的工作流程塞滿。

熱中AI的人,看到它的好處,根據一○四人力銀行的調查發現,去年第四季起,平均每個月有二萬四千個AI工作機會,與一九年相比,高出二九%。

同一種職務中,若工作內容描述與AI相關,平均月薪可從41,000元升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