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世界第一,面對巨浪時,彎下腰前行的故事。
六月一日,台北大巨蛋,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振臂一擲,為這場中職史上最多觀眾的球賽,完成開球儀式。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一個箭步,帶著自家三位總經理之一的張家豪,與這位「AI教父」並肩合影,這天是研華的家庭日,黃仁勳在開球前的演說中,更首度點名研華。
• 成立:1983年
• 董事長:劉克振
• 主要產品:工業電腦
• 成績單:2023年營收646億元、淨利108億元
• 地位:全球最大工業電腦廠
其實,研華與輝達,先前並不被視為關係密切。與頻頻被市場點名「黃仁勳概念股」:廣達、鴻海等伺服器廠相比,研華是工業電腦廠,乍看扯不上關係,然而,這家總部位於內湖的公司,可能是一家最不被外界知曉、最低調的輝達供應鏈。
許多人知道,輝達的第一台AI伺服器,是廣達為其組裝的超級電腦DGX-1;但,鮮少人曉得,輝達的第一台邊緣AI電腦,就是由研華操刀設計。
輝達一封信讓研華晝夜拚命兩個月
第一台邊緣AI電腦,亮相後帶來訂單
時間回到二○一九年一月。某天,研華產業雲暨影像科技副總經理鮑志偉,突然收到一封來自美國西岸的電子郵件,寄件者就是輝達,內容大意是,他們打算在兩個月後的GPU技術大會(GTC),發表一顆用在邊緣裝置的AI晶片組Jetson Nano,對方希望研華把這組晶片,變成一個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