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鬥魚,讓我們看到AI帶來的兩極世界。
走進高屏交界的工業區,菖葳國際負責人林彥廷跟我們分享,他如何只花兩年,就扭轉產業六十年遊戲規則的故事。
眼前,我們看到了一隻又一隻漂亮的鬥魚,但裝著牠們的水族箱上,都標示著不同的QR code。鬥魚單價低、飼養容易,是許多人第一次接觸水族生物的敲門磚,在台灣,每年可銷售數十萬條鬥魚。
然而,它卻一直陷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進口商從泰國買鬥魚,不分美醜,每隻魚定價都一樣,水族業者叫貨像是開盲盒,買十條鬥魚,扣除破尾、花色不好看者,可能只剩兩條能賣,成本波動很大。
兩年前,林彥廷心想:為什麼不讓AI幫鬥魚動態定價,讓每條魚適得其所,游進欣賞牠的水族館?
於是,每隻鬥魚進貨後,他讓機器人拍下影片,以生成式AI分析影片,用業界公認的漂亮鬥魚標準,描述花色、外型,設定標籤;接著,連結到它的AI定價系統,該系統是藉由過往每隻鬥魚的標籤及其銷售紀錄,以熱銷程度定價。

當各取所需的邏輯被落實後,菖葳的銷量快速成長,系統上線後一年,銷量就成長七倍。
如今,菖葳的員工們不再需要忙著為幾千條鬥魚拍照,它用十三人就創造近億營收,林彥廷用高出當地行情的薪水、工作四年就配車吸引菁英員工,把「聰明偷懶」掛在嘴邊,而過去一年,他的同業正因為缺工與毛利低,陸續退出這個戰場⋯⋯。
小至鬥魚,大至各行各業,甚至是你我孩子的出路,正因為AI出現兩極化。

1%超級使用者,將掌握99%的資源
大者恆大難打破!世界走向AI落差
世界正從數位落差,走向AI落差(AI Divide)。
「未來,一%的超級使用者,將掌握九九%的資源與機會。」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口中的超級使用者,指的不只是個人,也是企業,乃至國家。
比如,英語國家會更強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指出,全球有約七千種語言。但現行AI大型語言模型的訓練,高度依賴從網路上抓取的數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