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狐狸敏捷的鴻海,遇上追求光速的輝達,究竟誰的速度快?

小檔案_鴻海

• 成立:1974年
• 董事長:劉揚偉
• 成績單:2024年營收6.86兆元;毛利率6.3%;稅後淨利1527.05億元;每股盈餘11元
• 地位: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全球最大AI伺服器製造商


輝達的星際艦隊裡,有一支非常主力的戰艦叫AI伺服器,而鴻海,這家六兆元電子代工霸主的角色,就是艦隊中的「破風手」:衝在大隊最前方、承受最多風阻,替輝達從一顆晶片開始,參與從無到有的過程,打造一台伺服器,並且用最快時間「散」到世界各地。

緣起郭董承諾捐台大超級電腦⋯⋯
他們靠畫白板從無到有打造首台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從輝達兩年前推出的H100晶片、到去年的GB200,鴻海都是電子同業裡第一批出貨的公司,今年GTC大會上,它也是率先展出整台實機GB300伺服器的其中一家業者。至今,享有這種「第一梯隊」地位,就只有鴻海與廣達。

「鴻海被看中的,還有一個獨特的點,就是鴻海在它的同業裡,擁有全球最多的製造據點,」一名機構分析師指出,由於輝達每年都更新晶片,因此當伺服器進入量產階段,會需要有夥伴在短時間內於全球就近生產、並出貨到各地的資料中心。

只是,在這波AI浪潮之前,外界對鴻海業務的理解,以及該公司最大營收來源,都是蘋果iPhone。究竟,鴻海是什麼時候涉足到AI伺服器?它與輝達又是怎麼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