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券商App,點擊申購與買賣按鍵,進行ETF的資產配置——這已成為全台每日上千萬人次的投資日常,而這看似簡單的操作,一舉一動其實都在牽動整個資產管理業的新戰力平衡。

就在主動式ETF在台灣上市前夕,台灣ETF產業龍頭商品,元大台灣五○(○○五○)對外宣告,將依照規模變化,下調經理費與保管費這兩項ETF持有成本,意味著元大在大戰前夕就先讓利給投資人高達數億元的管理收益。

這個現象不只出現在台灣。

海外ETF巨頭也砍百億管理費
大ETF浪潮,銀行通路壓力最大

約莫在同時,全球第二大ETF發行商先鋒集團(Vanguard),也宣布了該集團史上最大的基金管理費率調降措施,此舉會讓該公司今年少收三億五千萬美元,也就是新台幣上百億元的現金流,降低基金持有人的投資成本。

在過去,台灣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商品時,共同基金與ETF為兩大主要工具,前者管理費較高,追求的是主動經理人替你創造的高額報酬;後者管理費較低,追求的是以最小成本打造接近指數的平均報酬。

當主動式ETF加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