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年來最混亂的大選,爭議仍未落幕,但拜登(Joe Biden)勝選訊息,早已傳遍台商Line群組。15家指標性台商,有人急電供應商,有人老神在在,把選舉當成看賽馬⋯⋯。

明年換拜登上台,台灣如何面對這位新任「美國隊長」?

面臨分裂的美國、財政刺激規模減半⋯「拜登上任後,美國將呈現平緩,不必期待有非常大的作為,」富邦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指出。

但高盛最新報告指出,在拜登當選後,COVID-19疫苗有重大進展,這兩項發展會讓全球經濟步入V型反轉,超乎預期。

77歲的拜登,走中庸溫和路線,選舉時川普強調的「美國優先」,他也大打美國優先牌,並加碼「美國製造」政策(台積電日前剛宣布在美設立資本額近新台幣千億子公司)。川普掀起美中貿易戰,他上任後,也不會做大改變。

「美中對抗是既成事實,頂多是以前打十分力,現在變七分、八分。」一位台積電供應商總經理觀察。

拜登將受限內部分裂,各種加稅政策難以施行,對企業有利;他抗中手段不會像川普到處點火,而是拉攏各國圍堵中國。

商周遍訪工具機、石化、家具等布局海內外的指標大廠,看他們的因應策略。

赴美對策》地方政府更關鍵

石化龍頭台塑化董座陳寶郎:「美國總統誰上,影響最大的是原料取得成本。民主黨重視氣候、綠能,會抑制頁岩油開採,原油供應就不會如脫韁野馬。」

拜登表示,他上任第一週,就要簽署7千億美元「買美國貨」法案,而且海外企業把利潤匯回美國,將課以懲罰稅,稅率比川普更高,逼企業回美設廠。

今年一月台塑化取得路易斯安納州的環評許可,砸下百億美元啟動新廠。其在美設廠,主因之一是取得便宜原料(石油)。陳寶郎認為,「做環評及和地方承諾的內容等,是州政府的權力,跟誰是總統沒有關係。」

但在威斯康辛州投資設廠的鴻海,就踢到地方政府的鐵板。

曾宣布打造「威谷」的它,現在連面板廠都不打算蓋!關鍵就在前年州長換人當。今年十月,州政府認定鴻海去年的資本投資和聘雇情況,不符賦稅抵免資格。

「就是要重啟談判,」一位鴻海內部人嘆口氣說,拜登上任後,威州廠能否如期進行,恐怕仍然未解。

設廠對策》蓋新廠不如輸出產線

口罩國家隊敏盛董座楊弘仁:「現在各國都要重建防疫產業鏈,我們策略是幫他們建供應鏈,但不用自己營運。」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諮詢顧問陳松興指出,「高新科技和戰略醫療兩大產業,因牽涉國防安全,拜登上任後,仍會要求到美設廠,」

「因美國生產成本太高,」楊弘仁表示,美時薪工資高出中國約7倍,幫美國廠商蓋廠,不要負擔經營成本。不過他也說,美國各項法令是全球最複雜的,「美國是指標,了解配套後,其他地方都難不倒了。」

到美國或東南亞,台商分散布局,已是回不去的路。

管理對策》製造業也要有「區塊鏈」

工具機龍頭上銀總裁卓永財:「以前是全球化供應鏈,現在你得以區塊為準(來設廠),加強當地的製造與服務,一定要有跨國管理的能力!」渣打集團在十月底發布中國大灣區廠商的調查報告指出,近7成企業考慮將產能移出中國,以分散供應鏈。

卓永財認為,拜登上任後,台商分散製造基地「不會緩下來。」理由一,是為了接近市場,「你不在當地,很難有機會啊!」理由二,是為分散風險。「完全把製造擺在中國,本來就不合理。」

產能對策》加入十四五「內循環」

沙發大王商億董座謝智通:「中美未來十年、二十年,一定是冷戰。但拜登最終要圍堵中國,中國廠產能空出來怎麼辦?很簡單,改做中國市場。」

9成以上營收來自美國,但產能幾乎都在中國的商億,受貿易戰課徵家具關稅25%影響最深,因此,謝智通兩年前到泰國設廠,今年又準備再投資柬埔寨廠。不只躲關稅,更透過產地轉移,抓住中國十四五規畫的「內循環商機」。

台灣「風險溢價」紅利恐消失

高盛指出,貿易戰讓新興市場享受兩到三年的「風險溢價」(即各國廠商避踩美國關稅地雷,改採台灣製)。但拜登上台後,台灣甜蜜期會消失?工業電腦龍頭、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認為,台灣產業應從「製造業思維」轉為「市場思維」,以價值拉高毛利率。

拜登上任帶來變數,也是挑戰,唯有靈活調整、提升價值,才能贏得這局。

▋本文擷取自雜誌《商業周刊》1722期封面故事,完整系列報導:
一次看懂 拜登經濟
紡織老將用防護衣打開市場:我現在把美國人看扁了
選前徵才、2大將坐鎮建廠 台積電加速美國隊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