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周刊總編輯,最有趣的事之一就是,我總在每期跨產業的稿件中,發現相近脈絡。

這期,兩篇文章的主角身分天差地別,一個是百年茶行峰圃茶客,一個是全球前三大電動自行車鋰電池模組廠AES,兩者卻有著類似境遇。

前者,已傳承到第五代。祖父輩在台灣飯店業崛起時,看見機會,當大家都在做更好賺的外銷茶葉生意時,他們從微利的茶包生意開始。當時,投資一台自動茶包機的成本,可以買下六間黃金店面,靠著薄利多銷,它因此稱霸台灣五星級飯店茶包市場。

然而,當客戶升級,找尋差異化時,他們也遭遇淘汰危機。第五代的接班人開始幫飯店客戶做競爭分析,還替他們拆解菜單,建議搭配用茶;甚至,他還設計出喝茶聞香的體驗流程,為客戶的客戶創造驚喜。最後,他們從只賣一個不到兩元的茶包,轉為能把一公斤萬元的茶葉賣入飯店。

讀到上述段落時,我想起《體驗經濟時代》一書的論述:

如果你就原材料收費,你就是初級產品企業;

如果你就有形的產品收費,你就是商品企業;

如果你就活動收費,你就是服務企業;

如果你就你與顧客相處的時間收費,你就是體驗企業;

如果你就顧客所獲得的成就收費,你就是轉型企業。

百年茶葉行在變,另一個主角:電池廠AES也在轉型。

它的母公司,其實是全球最大筆電電池廠新普。過去30年,他們只專注一件事:替客戶生產設計好的產品,嚴格說來,就是商品行業。

然而,當他們要開始替電動自行車廠或工業領域客戶提供電池時才發現,這些客戶連要什麼規格都說不精準。於是,他們得開始去理解客戶的客戶,騎車的場景是什麼,甚至,還要為他們整合周邊廠商,才能讓電動自行車騎起來時,能又輕又持久。

台灣的企業,真的在升級路上了。

他們也不甘於,僅成為一間商品企業。

有人問我,這麼辛苦的改變是為了什麼?畢竟,企業跟人,總有生老病死與生命週期。

我則常反問:「那你期待,在戰局終了,自己被記得的是什麼樣子?」

善敗由己,你,絕對不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