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太魯閣號事件後,商周團隊重新檢視兩年多前《台鐵總體檢報告》列出的144條改善事項,卻意外發現,表面上經交通部解除列管的109項,其實多是未真正落實改善的形式套路⋯

例如司機員排除故障時,(應)落實先停車再進行故障處理之程序規定。台鐵局提出的改善方式是:「函文重申『司機員、調度員及檢查員之間遇列車異常通報』之標準作業程序,並要求所屬確實辦理。」只要「重申」,就代表改善完成?而去年3月,交通部卻對此項解除列管。

原來,台鐵一直沒有把標準作業程序(SOP)做確實,每一班載著民眾的列車上路,都像是場賭注。

但我們更大的疑問是,為何交通部對台鐵局這些多年積弊,竟在兩年內一一解除列管?

管理鬆散,台鐵局歸咎於人力不足。體檢報告裡提出台鐵近20年,人力結構嚴重「M型化」,也就是年資10至20年的中階人力,僅占1成5,遠低於資淺和待退的兩端。老人多、菜鳥多,中堅空洞。台鐵局自承,這將造成服務品質更難提升之惡性循環。

台鐵為何留不住人才?它不是沒想過與時俱進。為和高鐵一拚,它近年來車速不斷提高。但車速提高,須搭配安全「視距」,即司機眼睛看得到的範圍,須設定得更遠。

「列車今天速度快,快到沒反應時間,台鐵就有責任。不然,就是要防護到讓人家無法侵入。」一位常參與台鐵事故調查的學者不解,每次提醒台鐵要重訂各路段時速,其總用自己的邏輯來辯解,「侵入我的範圍,都是別人的錯。」

諷刺的是,這次滑落到軌道上的工程車,正是在執行體檢報告中的工程,即「鐵路行車安全改善6年計畫」。

台鐵未將視距不佳路段納入加裝警告系統範圍,又沒盤點降速路段,不作為的結果,就發生了太魯閣號高速撞上滑落軌道工程車,這樣離譜的意外。

採購了高速列車,卻做不到相應的風險管理,這是拿人命為代價的假轉型。

除了人與管理的問題,台鐵改革難行,許多人認為另一大障礙,是錢,尤其是累積多年的財務黑洞──龐大退休金。體檢報告指出,台鐵1年光退休金就要付出40億元,為此向銀行借錢衍生的利息,1年也達8億;未來10年內,台鐵還將面臨一波退休潮,至少有800億的負擔等在眼前。

但,即便剝除退休金負擔,台鐵運輸本業每年仍虧損約30億元。其背後除了票價費率停在26年前、未能反映成本外,更嚴重問題是,政治力的箝制。

身為國營事業的台鐵局,從票價費率調整,到路線車站設點,甚至是軌道車站政策,全受制於民代和執政者的選票考量。「大家(民代)要求多停、多設幾站,能怎麼辦?只能犧牲效率、承擔財務虧損。」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理事鍾慧諭說。

營運不賺錢,發不出好薪資,自然無法引人、留才。

缺人、虧錢、常出包,「等退休,變成組織成員工作的唯一動力,這組織當然會走向衰敗。」多年前曾任台鐵改革小組成員的一位教授觀察。

如何解決台鐵問題?其實過去專家學者,甚至多位前任交通部長,都直指第一步「公司化」,讓台鐵降低政治干預、營運合理化。然而,每遇重大事故,此解方就會被搬出來討論,然後再無疾而終。

「因工會反對啊!怎麼談下去?」一位體檢小組成員透露。工會擔心的是,公司化後,財務整頓大刀就會落在人事精簡上。

「大家覺得動了未必更好,就只想待在舒適圈,」另一位體檢小組成員形容。「政府一直迴避處理台鐵(問題)⋯反正只要蓋子放在上面,鍋子不要沸騰就好,」前述體檢小組成員感嘆。

而此次事件後口頭請辭的林佳龍,曾在兩年前受訪時指出,做為部長,即便做了所有改革台鐵「該做的事」,缺乏最上位者支持,最後仍只能以失敗收場。

失敗主義的心態,從台鐵員工、局長,瀰漫到交通部長甚至更高層級。長年的組織慣性,讓它僵化,對改革裹足不前,對風險視而不見⋯。

一份史上檢討台鐵最高層級的總體檢報告,讓我們看到台鐵各種病徵;一份交通部追蹤其改善成果的列管報告,則讓我們更憤怒的看到,上級主管是如此草率的為那些並未落實的改善背書。

商周在這次傷痛事故後訪問的所有專家學者、前任部長、局長,幾乎全都認為台鐵不是沒得救,解方已有,改革可成功,但關鍵,就在主政者的決心。(車太老、人力M型化,台鐵竟一年就能解決?144項改善案,宣稱109項完成,為何還出包?日本國鐵拚公司化花了近20年,連首相都帶頭衝,他們怎麼做的?台鐵改革喊幾十年,為何沒一屆政府敢動它?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743期《商業周刊》)

荒謬台鐵 2份關鍵報告大追蹤
工安SOP怎麼敗給台灣馬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