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在漲,連墨西哥捲餅都在漲價。」今年6月10日《紐約時報》如此驚呼,「通貨膨脹大漲正倒數計時中。(Counting Down to a Big Inflation Number.)」

在5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創13年來新高、歐洲物價創近2年半新高、中國生產者價格(PPI)創近13年來最大漲幅、台灣消費者物價漲幅創8年來最高。

5年來,把錢放活存縮水4%,投資台股增1.3倍!

如果5年前拿1,000萬投資,現在變多少錢?
・新台幣現金:現在958萬,投報率-4.2%
・新台幣活存:現在960萬,投報率-4%
・北市房產:現在1,204萬,投報率20.4%
・黃金存摺:現在1,253萬,投報率25.3%
・台灣50ETF:現在2,305萬,投報率130.5%
・比特幣:現在5億6,430萬,投報率5543%

註1:投報率為扣除通膨後5年期投報率;房產投報率取2016年第1季與2021年第1季之房價變化計算,其餘資產投資報酬率計算日程皆為2016/6/1至2021/5/31
註2:台灣50含扣除通膨後之歷年配息;北市房產價格為國泰房地產指數提供之北市每坪均價;新台幣活存採臺銀歷年利率計算
資料來源:Investing.com、中央銀行、彰化銀行、證交所、國泰房地產指數、臺灣銀行、主計總處 整理:李大任

一杯咖啡揭通膨危機正擴大
內需原料漲、外銷包材漲⋯⋯

通膨,將取代疫情,成為今年企業經營、個人財富的最大變數。

美銀美林5月全球基金經理意見調查顯示,市場前3大風險依次為通膨、央行緊縮、資產泡沫,疫情則跌落第4位。今年3月以前的調查,疫情一直是排名頭號風險。

並且,就在這幾週,市場從原先估計短期通膨、長期通膨各一半機率,迅速往長期通膨傾斜。

事實上,第一線的企業主,已面臨通膨威脅。

「咖啡豆不斷一直漲,加上疫情,(咖啡店 )根本沒獲利啊!」全台最大現烘咖啡連鎖店Cama創辦人何炳霖說,不到半年,咖啡豆價格上漲約3成,其他包括紙杯、紙箱等,統統漲價,經營「苦不堪言」。

他形容,通膨加上疫情,是「內外夾攻」,消費急凍,成本卻墊高。「大家都在硬撐,寄望未來會不會好一點,否則再拖下去也不行,要停損了,」他坦言,Cama尚有規模,勉強撐得住,其他小型咖啡店、內用的餐廳等,更是慘兮兮,「原物料提升,對老闆們是很大的壓力。」

這會是短期現象嗎?何炳霖搖頭說:「不是。」第一,咖啡豆產量不多,但需求卻往上提升;第二,航班難求,運價跟著暴漲;第三,疫情後工作分流,連咖啡農採收的人力成本都增加。

他已動念調漲咖啡的價格,否則日子越來越難過。「只是看誰先漲而已,擔心競品沒漲,我漲第一個,會不會(消費者)跑到競品那邊去?這是目前在思考的問題,」他無奈的說。

內需產業受進口原物料漲價衝擊,外銷產業也不好過。產品外銷40多國,亞洲最大真空成型食品容器廠金元福的執行長陳郁卉說,從2018年至今,紙箱已經漲了5成到1倍,「紙箱占我們成本,從原本的2%多,現在到4%,跟電費的成本差不多。」

為因應包材價格上漲,她採取的方法是,把原本分散多家的包材訂單,集中起來給少數幾家,以規模換取價格談判空間,「以量制價,下遠單」,並減少不必要的包裝。這麼一來,原本單量較小的包材廠,勢必會掉單。

當所有的企業,都因應物價,著手調整材料、供應商、價格,所產生的漣漪效應,比原本想像更大。

追究這波通膨升溫的源頭,首先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投資銀行高盛的大宗商品價格指數(S&P GSCI),2021年以來上漲近30%,是同期間美股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倍。

最根本的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各國央行資金大放水,至今沒有明顯緊縮跡象。印鈔推升通膨,從南美的阿根廷到西亞的土耳其,物價都繳出兩位數漲幅。「這是一個基本的經濟方程式:錢太多+商品太少=價格上漲。」美國之音評論。

薪資漲不動、長期負利率,抱現金虧大了

20年來台灣薪資幾乎不動

台灣實質利率創9年新低

通膨是短期還是長期?
政府撒幣救市,風險恐高於預期

對於物價上漲是短期或長期,專家意見並不一致。

主張通膨只是短期現象的看法認為,美國近期物價上漲主要項目,大多和疫後經濟重啟相關,包括出租汽車、旅館、外出用餐、機票、汽車保險和二手車價等。隨著時間拉長,供給將逐漸追上需求,漲價將逐漸消退。

經濟重啟帶動二手車大漲,成為美國5月通膨上升的主因之一,但部分專家認為此現象第3季就會趨緩
經濟重啟帶動二手車大漲,成為美國5月通膨上升的主因之一,但部分專家認為此現象第3季就會趨緩。(來源:達志影像)

另一個看短的理由是,就業市場仍未復甦。國際勞工組織(ILO)預測,今年因為疫情造成的全球就業缺口,明年底前仍難以彌合,縱使經濟反彈,全球仍比疫情前少掉2300萬個工作崗位。當全球許多工作機會流失,人力供大於求,不太可能出現工資拉升物價的情況。

但,主張通膨將長期化者,也提出有力證據。

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今年5月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明年通膨預期平均值達4%,不僅是連續7個月上升,也創該調查8年以來新高。調查還顯示,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各種商品的通膨都會加速上揚。

同時,聯準會部分成員態度也在轉變。《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3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8位成員中,只有5人認為通膨風險上升。但到6月,這一數字增至13人。「大多數聯準會官員現在認為,通膨更有可能高於而非低於預期。」《華爾街日報》如是說。

德意志銀行今年6月的報告稱,美國政府大撒援助與財政支出,「使全球經濟坐在通膨的定時炸彈上⋯⋯,但我們擔心,(央行)行動緩慢,無法有效抑制不斷上升的通膨壓力。」

Fed狂印鈔,1美元能買的東西變少!


5大因素導致通膨長期化
中國變助漲者,鹽田港癱瘓加劇危機

除了政府撒錢,《華爾街日報》列出將導致「通膨長期化」的5大結構性因素,「我們可能正處於一個金融變局的轉捩點上。政治、經濟、國際關係、人口結構和勞動力狀況都在轉向支持通膨。」這5大因素為:

一、央行轉性:過去各國央行都以穩定通膨為主要目標。但聯準會訂出「平均通膨2%」,這頗有解釋空間,因為過去10年通膨率皆低於2%,代表聯準會將會放任未來某些年份通膨高於2%。同時包括聯準會在內的各國央行,更強調「充分就業」(編按:指想工作者都能找到工作),意味著利率易降難升。

二、財政失衡:美國自尼克森總統以後,原本主張小政府的共和黨,也不再鼓吹預算平衡。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撒近4兆美元蓋基建,共和黨鮮見反對之聲,這意味著財政赤字將變本加厲,通膨將成頑固性存在。

「我們相信,通膨上升的主要動力來自政策環境的變化,」《金融時報》認為,目前包括美國等國家債台高築,「決策者更傾向於提高通膨,以降低債務負擔。」例如今天借100元,10年後還這100元,因為通貨膨脹,這100元價值早已縮水成80元,借100、還80,政府賺到。這也是為什麼,只要不演變為惡性通膨、危及社會與政權穩定,政府比人民更不怕通膨、甚至歡迎通膨的原因。

三、全球化倒退: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發表報告指出,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美國進口商因此負擔了加稅所產生逾9成額外開支。穆迪認為若繼續保留關稅,成本轉移到美國零售商的壓力將可能上升,並再延伸至消費者身上。

拜登上任後,仍未取消對中國進口品關稅;同時他又力主「買美國貨」,貿易壁壘難消,物價也易升難跌。

四、人口老化:做為全球製造業火車頭的中國,人口數量已達最高峰,而美國過去10年的人口成長率,為1930年代以來最低。長期而言,工資有上升壓力,物價也因此被推高。

五、工會與ESG:拜登與歐洲各國領袖重視勞權,工會鼓吹調高工資的聲浪將越高。而越來越多企業奉行重視永續經營的概念,採用更高環保、道德標準,例如近來不少企業追求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這意味著企業生產的商品服務要承擔更高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恐怕也要因此埋單。

這些結構性因素裡,最值得注意者,就是中國。金融海嘯後,各國大印鈔,通膨卻似有若無,這是因為當時中國扮演「世界工廠」,對全球輸出廉價商品。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220多種中國產量占據全球第一。

「中國通膨壓力加大,市場擔憂政策將緊縮。」《華爾街日報》如是說。「世界工廠」無法再扮演煞車,反助漲通膨
「中國通膨壓力加大,市場擔憂政策將緊縮。」《華爾街日報》如是說。「世界工廠」無法再扮演煞車,反助漲通膨。(來源:達志影像)

正如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今年6月在陸家嘴論壇表示,若說已開發國家大印鈔,是全球通膨的動力來源,「 那麼中國數億勞動者生產的商品,就是穩定全球通膨的千鈞錨。」

但近來中國抑制通膨的力道卻在減弱。《紐約時報》指出,今年春天,中國製造商已4次提高餐巾紙和衛生紙等的批發價格,「中國有明確的理由擔心通膨,」當這些輸出低價品的廠商也撐不住開始漲價時,「中國較高的價格可能會因此蔓延到國外。」

同時,中國的供應瓶頸也助漲價格,航運就是一例。例如近來廣東省爆發疫情,深圳鹽田港亦受波及,嚴格檢疫防控,碼頭運作大受影響,貨櫃船延班,為運費帶來上漲壓力。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李煒說,隨著人們接種COVID-19疫苗,全球需求上升,供應鏈的恢復卻變慢,這將促使中國生產商將升高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過去各國央行大放水,宛如駕駛猛踩油門,但還有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扮演煞車。如今央行油門照踩,扮演煞車的世界工廠中國卻已力道減弱,未來通膨的壓力恐怕有增無減。

高通膨時代,這2個資產表現最吃香!

放棄現金,改抱大宗商品、黃金

大宗商品指數今年漲幅是美股2倍


購買力下降致貧富差距更大
別傻持現金,避險選大宗物資、股市

若通膨持續下去,人們該如何自救?首先要認清,「貨幣購買力縮水」將是大勢所趨。

在美國通膨飆升之際,美元購買力正以近40年最快速度下跌。

根據財經研究機構狼街(Wolf Street)創辦人里希特(Wolf Richter)分析,美元購買力過去3個月大幅縮水2.4%,創下1982年來最大跌幅,「目前(美元)購買力的下降是永久性的,而未來購買力的暴跌也是永久性的。」

美元是貨幣之首,當它的購買力不斷縮水,其他以美元為錨的貨幣也很難置身事外。這種貨幣購買力縮水長期化的直接影響,就是貧富差距擴大。

例如在台灣,假設有甲、乙兩人,5年前都有1千萬元現金,甲當時買進追蹤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的0050ETF,乙還是持有這1千萬元現金,如今,甲的資產價值是乙的兩倍以上!

對高收入者來說,他們除了食衣住行外,能輕易的將資產轉變為非現金形式;但低收入者的最大資產比例,往往是應付日常生活的現金。隨著時間經過,前者增值、後者貶值,「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隨著通膨上升會更明顯。

該如何避難?《華爾街日報》研究指出,在通膨率高於5%的高通膨時代,各類資產繳出不同報酬率,其中黃金、大宗商品是保值的工具。

不過黃金有兩個問題,一是正常時期的報酬率遠不如股票,二是不提供利息。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比特幣等數位貨幣,可能會部分取代黃金的地位。

至於大宗商品,在通膨升溫時期,金屬、穀物等往往漲幅明顯,這是因為這些商品供應相對缺乏彈性——短時間內產量很難大幅擴充。今年以來全球石油到礦業公司,股價表現都超越大盤。不過大宗商品的問題是,一般人沒有倉庫,只能通過買賣期貨合約;且反映通膨預期,年初至今漲幅已大,須留意追高風險。

至於股市。雖然像美股大盤在高通膨時期表現不佳,但在通膨率不到5%時的溫和通膨時期,卻能繳出兩位數報酬率。這代表當市場擔憂高通膨降臨時,股市下跌,或許就是投資人的買點;待情勢回穩,股市回升就可收成。

至於債券。《華爾街日報》認為,依靠未來提供固定報酬的資產,將受通膨打擊,債券將首當其衝。因通膨預期,3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目前升至2%出頭,但3年來價格已跌卻逾20%,印證「通膨對欠債人有利,對債主不利」。

在這些選擇裡,可以歸納出三點規律。一是「現金為亡」是不可免的趨勢。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長時間以來都在貶值,近年來央行大印鈔更加速這個趨勢。若個人資產裡有越多現金,且長期不動,在通膨降臨時越易縮水。

二是「用美元定價者漲,和美元掛鉤者跌」——前者如黃金 、比特幣、原物料;後者如美元、日圓。這不僅有投資的意義,也是企業估算成本時須考量的因素。

三是若要做貨幣投資,應避開那些政府放水貨幣。例如近來美元、日圓持續走貶,日圓兌新台幣甚至創五年新低,人民幣、新台幣卻升勢凌厲。關鍵差異是前者在印鈔,後者維持穩定。

有人趁著通膨致富,有人因通膨而變窮。企業亦然,尤其對利率極為敏感的金融大咖們,更是大手筆迎接通膨新戰局。

通膨飆升長期化?國際大咖說法兩極化

【YES】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通膨有極大機率並非暫時現象,我預計將看到利率升高與通膨加溫。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經教授席格:未來3到4年累積通膨可能會達20%,股市今年將面臨「審判日」。

・聯準會主席鮑爾:通膨可能會比聯準會預期的更高、更久。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市面上太多錢,政府並未全力將這些錢收回來,然後你的錢就貶值了。

【NO】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目前通膨壓力多來自短期供應端瓶頸,但沒有理由相信它會助長通膨預期從而產生通膨動力。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從美國的貨幣供應情況來看,基本上無從預測未來會發生通膨。

・女股神伍德:今年底到2022年初大宗商品價格將嚴重下修,2022年我們將面臨週期性通縮。

整理:李大任

迎戰更高的利率、通膨
摩根大通備糧,瞄準新的投資機會

華爾街投行摩根大通的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近期表示:「我認為通膨很有可能不是暫時性的。」他稱摩根大通資產負債表上,有5千億美元現金,但這不是囤現金來貶值,而是為了隨時進場攫取更佳機會,「我確實預期會看到更高利率和更高通膨⋯⋯,我們為此做好了準備,我們準備花在更高利率下的投資機會。」

因為,通膨降臨時,利率將隨之高升,投資邏輯與低利率時代,完全不同,如今在上漲的資產,在高利率時代或許將轉跌;而如今下跌的資產,在未來利率高升時卻可能翻身。

戴蒙此時儲備彈藥,正是為了因應市場變天所需。「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通膨帷幕升起,企業與個人,都將迎來近年財富最重要的變數,唯有檢視自身籌碼,預做因應,才能在通膨新變局中壯大,而非滅頂。

停滯性通膨恐降臨,你的資產怎麼辦?
只要30元看商周 
https://bwnet.pse.is/3pqm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