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7只是時間問題。」彭博新聞網稱。
中國人行9月5日宣布,將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8%調降至6%以拉抬人民幣。這是半年內人行二度出手。
這並非人民幣首次破7,但這次貶勢不同。人行阻貶,是因為人民幣「破7」會在中國引發一連串效應。而人民幣與新興市場貨幣的高度連動,恐將引發新興市場金融危機。
人民幣貶值掀起各國經貿、財富大逃殺,可從政策、趨勢、影響來探討。
首先政策面,它反映的是北京在「救經濟」與「抗通膨」的兩難。今年8月中國出口額比去年同期成長7.1%,是4月上海封城以來,最慢的成長速度。
在此壓力下,人民幣貶值救出口,按理說是當局樂見的,但此舉副作用卻是進口物價將攀升。8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2.5%,看似微不足道,卻已逼近2年高點,尤其食品價漲幅6.1%、豬肉價漲逾22%,對百姓衝擊非常有感。
除了政策面,人民幣貶值還反映大環境趨勢,那就是外資對中國投資將放緩。官方數據顯示外資匯入中國金額不斷上升,但據中國社科院和南開大學估計,有36.7%其實是中國本土企業的海外過水投資,「金額至少被高估3成。」
調查也顯示,52%美企在中國投資計畫被延後或減少,且投資項目因經營環境的高度不確定轉向「輕製造,重服務」,不少製造商選擇轉進東南亞。
而外資若對中國投資減速,也導致市場資金加速流出。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今年8月中國債市流出77億美元,是連續第7個月資金外流。
接下來問題將是,北京能容忍到什麼程度?
人民幣貶值是市場大勢所趨,彭博新聞網就認為「人民幣貶勢(壓力)太大,北京無法阻止。」
這當中,在出口方面與中國直接競爭的國家將感受最深刻。今年以來,韓元兌美元貶值幅度僅次日圓,主因之一就是對中國出口減速。除了韓國,包括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貨幣,無一倖免。
至於台灣,今年前8月中國從台灣進口額比去年同期只成長2%;台灣的人民幣存款餘額創8年半新低,個人存款更連續17個月下滑。
當它長期走貶,要擔心的不僅是個人資產縮水。屆時北京祭出手段管制資金流出的可能性增加,意味著企業賺了錢要匯出海外時,恐要面臨更多障礙。
當經商環境的風險增高,也讓外商「想看看其他地方」,如本田等企業已開始考慮退出中國,重新建立供應鏈。
種種現象都反映出,中國雖有巨大潛力,但再優秀的經營者與投資人,也禁不起這樣折騰。
這個巨大的經濟體正在改變。該如何止住企業外移,將成習近平新難題。而有高技術、高分工產業的台灣為何也遭殃?人民幣貶值為何恐觸發新興市場金融危機?亞幣輸贏家又有哪些?年底前競貶效應會緩和?本期有專文深入解析。
封城效應+美元強升,人民幣創2年新低
北京將出重手?未來把錢匯出中國更難了
越全球化傷越重!韓國最慘、台灣2件事不妙
最強亞幣駕到,印尼、新加坡變新避風港
美元何時反轉?24年最弱日圓可以下手?
一次看懂人民幣墜落風暴
儲值看單篇https://bwnet.pse.is/4fxv6n
訂閱看全部https://bwnet.pse.is/4e289c
(強美元+中國封城促貶人民幣,台韓跟著摔最兇!回補陸股選哪2產業最佳?日本邊境鬆綁,24年最弱日圓會盼到救命繩?印尼如何甩資源詛咒變外資新寵?香港變習近平錢包,讓「它」晉升最強金融中心!下手美元先看2數據,這樣組外幣最穩⋯⋯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818期《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1818期
人民幣大逃殺
中國「破七保衛戰」!亞幣競貶連鎖效應全解讀
>為何韓國傷最重?台灣2件事很不妙?
>外資喊進,印尼、新加坡怎變新避風港?
>陸股能碰?該下手美元、日圓?
全球升息它降息,中國股債雙殺、資金連7月外逃
18張圖表看「新興市場貨幣的錨點」大貶衝擊
人民幣大逃殺
高庫存、地緣政治促貶新台幣 日圓最差看到150
大宗物資漲、製造業遷東南亞 印尼盾、新加坡幣最抗跌
當心美元換在最高點 升值效應反轉看2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