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最貪婪的是誰?

11月15日,台灣的銀行史又破了一個新紀錄。

台新銀行的理專竟盜領客戶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單2019年,金管會就罰了8家銀行,有8家員工非法總挪用金額超過4億元,被裁罰金額逾5千萬元,也創下新高。

商周的金融組團隊,整理非法挪用的紀錄,除了看到逐年升高的數據外,還發現:台灣超過一半的本國銀行,幾乎都有盜領紀錄。我們信任的理專,竟隨時可能在下一秒,盜領我們的存款。而銀行竟無法有效防堵。

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嚴重?

我們可以僅用理專個人的貪婪,解釋這個荒謬現象嗎?

調查後,大家看到,貪婪的不只是理專,而是整個金融體系。這幾年,銀行在低利率的環境壓力下,已經難從利差上取得獲利,於是,大家把重心放在手續費上,理專承擔的業績壓力越來越大,也因為他們成為金雞母,所以銀行對「超級理專」踩在灰色地帶的行為,也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怕他們跳槽,影響業績。

面對離譜行為,業者私下也有論述:台灣市場太小,銀行太多,這是高度競爭之下不得不為的結果⋯⋯,甚至,金管會不成比例的罰款,對銀行而言是九牛一毛,本就難遏止情況惡化。

但正是這說法,讓我決定將專題做為封面。

在我心裡,最可怕的貪婪,不是貪利,而是貪捷徑、貪短期,貪「別人也這樣做」的心態。如果連最該在乎信任的銀行體系,都只看金融資產(Money Capital),而不在乎文化與道德資產的崩潰,台灣,還有再升級進步的可能嗎?

做為一個商業媒體,我當然明白大環境改變的殺傷力,就如同商周也會遭遇紙媒下滑的挑戰,但這不代表,我們就該選擇捷徑,辜負讀者的信任。

有時候,我們自認的別無選擇,或許只是下意識的忽略另一條很艱難,得長期才能見曙光的路,因為它滿布荊棘,不確定性極高,罕有人行。

但往往,決定一個人、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成就的,就是你敢不敢對自己有所期許,不因現實而屈就。這是別人搶不走的志氣,也是你我在升級轉型前,得好好再修煉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