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一場談失敗的分享聚會中,王品副董李森斌說,他聽了這麼多失敗案例後,最深刻的感想是:遇事,不須立刻有答案。很多問題自有系統性脈絡,太急著想做決定,最後可能犯下更大錯誤。

的確,很多人習慣太快做「取捨」。比如,我要拚事業,就得犧牲家庭;我忙著維持事業營運,才無法做接班傳承;我要搶入新市場,就得先犧牲獲利。我們忙著跳入二選一的框架,卻忘記自問:為什麼不能有第三個選擇?

現在,台灣正遭遇一個大難題:人口負成長時代已經來臨。去年,台灣出生人口創歷史新低,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生育率低,是因為大家養不起,所以政府得有更多補貼;但若政府加稅,這會給下一代年輕人更大負擔。」過去,一遭遇人口議題,大家就在財政壓力跟衝生育率的二選一難題上打轉。

但這期封面故事中的荷蘭案例,提出不同思考。

原本,荷蘭的生育率1980年代一度跌破1.5,嚴重時,將近一半城鎮人口呈現「負成長」。但,十幾年過去,荷蘭的生育率沒有再破底,人口減少的城鎮比率,下降至兩成以下,經濟沒有因此停滯。

它對生育的補貼金,僅約台北市的一半,但荷蘭把資源放在解決年輕人生孩子的焦慮感上。以教育為例,它們廣設公立小學,在教育上貫徹實用主義;國中時,老師會找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孩子未來要升學或走技職路?因此在荷蘭,只有極少的私立學校,連皇室都是上公立學校。

父母無須再擔心貧富差距,讓孩子取得偏少的教育資源,最後造成貧窮世襲,自然願意生。

現在,台灣的少子化政策,只是幫大家從0歲到6歲一起養孩子,並沒有解決大家深層的焦慮。

根據2020年的統計,台大學生85%來自六都,窮人要靠教育翻身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在台灣經濟正向上的同時,少子化,將是後續的最大變數。正因如此,我們更該拒絕簡化、非A即B的抉擇,而是先針對焦慮感的根源開放思辨,再探索沒有人看見的可能。

別太快陷在夾縫中做決定,屬於你我未來的最佳解,才可能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