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 4:16》

這兩年,對很多人而言,都是「大破大立」的一年。

先是臉書(Facebook)可以為了元宇宙,直接把名字都改掉;知名珠寶品牌蒂芙妮(Tiffany),竟放下蒂芙妮藍的形象,嘗試以鮮黃色示人;甚至連豐田,也在去年底決定放掉80年的引擎工藝,宣布強攻電動車。

當然,還有我們在教科書上讀到的傳奇企業奇異(GE),這個由愛迪生創辦的百年企業,曾擁有全球第一市值的光環,去年也放棄追求最大的野心,把自己分拆為3家公司,換得專注再起的契機。

為了活,還有什麼不能捨呢?

去年,在商周與台塑集團的專訪中(詳見第1775期),我們也感受到這氛圍。那天台塑獨家透露,它將砍掉最賺錢的金雞母,不再用燃煤發電,以因應減碳浪潮。

大家不只是轉型,還是在轉骨。

轉型,多是新業務的拓展,但轉骨,卻是結構性的改變,很多事得被打掉重練。

過程很苦,但走過之後,人的視野與格局,自會高人一等。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在這期封面故事中,我們透過4位主角的人生故事,看到他們如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轉骨,讓自己不困在既定的命運劇本裡,甚至為他人轉出新希望來。

這其實是編輯團隊在迎向2022年的此時,最想跟各位分享的思考。

現在,疫情、通膨與企業加速的轉型,都讓生命的變數橫生,這會迫使你做出大膽決定,走非常人之路。過程中,少不了旁人的質疑,「你太躁進了!」有時,你會因此退縮,「是否安於現狀就好。」

但就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商周圓桌趨勢論壇」所述:「外面可見轉型的坑,其實都不是坑,重點是,你能不能先跨過心裡的坑。」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祈願你我在這一年,能更勇敢地直視最難解的坑,然後,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