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中國對台灣鳳梨發出的禁令,會不會是中國對台經濟制裁的起始?它會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

兩週前,禁令一出,商周立即兵分多路。在製作人習如領軍下,資深記者洧楨直奔屏東:台灣鳳梨外銷最大產地,做第一手應變紀錄;資深記者婺媛則專訪產官學專家,梳理台灣水果一直高達7成比率得倚賴中國背後的真相。

記者絲貽更探訪台南市南化,看另一批芒果農如何及早體悟:「好的東西,要賣到哪裡都可以。」因而能集體升級,不被中國封鎖而苦。

最後,我們還把鏡頭轉往,剛經歷中國禁令的澳洲。

當時,中國限制澳洲龍蝦進口,當地出口商立刻遭遇「一覺醒來,發現外銷市場不見了」的驚嚇,接著,龍蝦在澳洲本地則大跌價,讓民眾直呼「吃到吐」。這個特殊體驗,台灣民眾應該很快將經歷。

但重點是,澳洲很快發現,這議題不僅是漁業層次,而須調整整體經濟與外交策略,「隨著疫情逐漸穩定,負面的影響會更大。」澳洲學者說。如果,中國繼續禁止人民赴澳,當地包括房地產、餐飲業、觀光業與零售業勢必被波及。

現今,面對這場風暴,台灣的關鍵字還多在「戒中國」上,但鳳梨無法賣到中國,台灣只要打開國際通路,賣到其他國家,就能應對嗎?追蹤到最後,我們發現,答案並非如此樂觀。

這產業有太多基本功未做,比如能延長蔬果保鮮期的區域冷鏈物流中心建設計畫,政府去年才通過,又比如,長期倚賴進口檢驗標準較鬆的中國,讓大家對品質控管不思進步。

「今天大陸禁止,農民也要負一點責任,簡單的說,爛貨充斥,」一位水果貿易商受訪時說。

這場危機,將問題都攤在檯面上了。

我們問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為何總到此時才思變?台灣真把自己當作危機之島嗎?

他平靜又無奈的回答:「你看台灣有多少事情是扎扎實實、本來就該要做的?但都要透過每個(突發)事件,才能加大力道、把那件事情做好。」

比起戒中國,台灣先戒掉有危機才進化、見招拆招的慣性,實在更迫切,這是我讀這套專題最深的感觸。否則,今日是鳳梨走不出去,明日必有更多企業與個人的命運,將無法操之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