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風吹,你也想動了嗎?

根據微軟2021年調查:全球41%員工正在考慮離開他們的雇主。然而,換工作跟索性離職自己養自己,都是一場冒險,都需要成本。在此之前,你得先想清楚,我真的需要離開現有工作嗎?

別妄想放長假就能解決倦怠症

在閱讀以下文章前,請先參考一旁的「工作倦怠症」(burnout)自我評分表。

上班上到好累?測試你的工作倦怠症!

請依照自身情況,在表格的分數處打勾。0=從未有過;1=1年中會發生幾次;2=1個月1次;3=1個月中發生幾次;4=1星期1次;5=幾乎每天;6=每天。

●你曾經有過以下的感受嗎?
1、我感到自己在工作中投入了過多感情。
2、下班時,我感覺自己的精力全部被耗盡了。
3、早上醒來時,想到又要面對一天的工作,我感到很累。
4、我能輕鬆理解同事或客戶的感受。
5、我感到自己用一種冷漠的方式在對待工作上相關的人。
6、工作一整天,對我來說是很緊張的事情。
7、我能非常有效的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8、我的工作使我疲憊不堪。
9、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對別人的生活而言很重要。
10、自從從事這項工作以來,我變得對人更冷淡了。
11、我擔心這項工作使我在感情上變得冷漠。
12、我感到精力非常充沛。
13、我的工作使我有挫折感。
14、我覺得自己工作得太辛苦。
15、我不太關心發生在同事/工作對象身上的事情。
16、從事與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會帶給我巨大的壓力。
17、我能毫不費力的創造出輕鬆的工作氛圍。
18、能從事與人密切接觸的工作,讓我覺得很愉快。
19、我在自己的工作中完成了許多有價值的事。
20、我感到自己已經到了忍受的極限。
21、在工作中,我能非常冷靜的處理情緒問題。
22、在工作中,我感到別人會因為他們自己的某些問題而責備我。

一、情緒衰竭指數:
可見第1、2、3、6、8、13、14、16、20題。總分相加後,19~26分為中度,26分以上為高度,容易被工作壓力所引發的情緒壓垮。

二、工作冷漠指數:
可見第5、10、11、15、22題。總分相加後,6~9分為中度,9分以上為高度,不僅感受性降低,也易引發職場上的衝突。

三、3.低成就感指數:
可見第4、7、9、12、17、18、19、21題。總分相加後,34~39分為中度,34分以下為高度。

資料來源:馬氏工作倦怠量表
整理:蔡茹涵


事實上,工作倦怠症已經是被聯合國正式認可的新職業現象。

這種病也養成了「喪班族」:一週7天都不想上班,或是上班只感覺在應付,面對這狀況,很多人會想直接離職幫自己放個長假,去探索自己想追求什麼。然而,最好不要幻想「放個長假」就能解決問題,根據美國心理協會研究表示,放假所帶來的紓壓、提升活力等正面情緒,通常在員工返回工作崗位的3天後,就會迅速消退。

那感到倦怠時,更積極的做法是什麼?答案是:先盤點自己。

首先,重新思考自己的長處。《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一書作者波波夫指出,如果你的「工作」和「長處」本身不匹配,那麼感到不快樂或表現不佳,本來就是遲早的事。而蓋洛普顧問公司(The Gallup Organization)的調查更指出:真正展現出工作高效率的員工,他每天花在做自己擅長事情上的時間,是做自己不擅長事情的四倍!

換句話說,遇到挫折時,比起過度否定自己,不妨先換個角度思考,自己是否從一開始就擺錯了位置?

緊接著,認清自己的短處。波波夫強調,若再進一步分析工作倦怠,有一種極常見的情形是「知識性倦怠」,又稱為「本領恐慌」,也就是工作者感受到知識日新月異,過去的技能已經不足以應付了,因而產生的一種無力與倦怠感。唯一的解方,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再對症下藥進行充電,看是要去上課進修、拓展人脈或請求支援都好,關鍵在必須做出行動。

做個人品牌談加薪,先檢查臉書好友

最後,如果以上兩件事情都嘗試了,卻仍舊提不起勁來,可以再對照組織心理學家普雷謬思克(Chamorro-Premuzic)所盤點的5大離職原則。他指出,一旦出現下述5種現象,你就可以準備離開,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了。

出現這5現象,再來理性思考換工作!

1.沒有學到東西:如果長時間無法感覺「自己正在進步」, 容易令人沮喪
2.工作中表現不佳:如果長期表現不佳,通常是你沒興趣、能力不足或並不適合。無論哪一種,都會為你的履歷留下負面紀錄
3.價值被低估:薪水、晉升機會、直屬上司的認可,如果以上3種都沒有,員工幾乎不可能從工作得到樂趣
4.工作只是為了賺錢:薪水固然重要,但如果「賺錢」是一份工作唯一的吸引力,那反而是最不值得做的
5.不喜歡現在的老闆:研究顯示,75%的職場人認為工作最大的壓力來源是主管

資料來源:普雷謬思克(Chamorro-Premuzic)、《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

整理:蔡茹涵


但在職場中,「動念離開」與「真正離開」間,往往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無論你是打算另找一份正職,或者想嘗試時下正風行的零工經濟、斜槓青年等,同時兼做好幾份工作為生,但是要能掌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著有《個人品牌》的職場教練何則文建議──不妨在真正離職前同步進行,一邊工作,一邊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至於具體該強化的重點,可歸納為「PRADA」五大原則:

一,專業成就(Professional Achievement),也就是你在職場或專業領域的實力。未必要位高權重,無論你是老闆、秘書、廚師或甚至一名家庭主婦,只要在某個領域有特別專精的Know-How,就有發揮空間。

二,聲譽管理(Reputation Management),也就是經營自己的人設。例如在Google輸入「李安」時,後面可能會自動跳出「導演」、「電影」等詞彙,也就是外界給予他的關鍵字。經營個人品牌,要先在心裡描繪出幾個鮮明的關鍵字,再設法用後續行動強化它。

三,人脈連結(Association),也就是謹慎挑選合作往來的對象。在網路時代,人們更容易出現「名聲共享」現象,也就是透過一個人的社群互動好友,來評判他的朋友圈、聲譽與做事風格。

四,傳播計畫(Dissemination Plan),也就是如何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擴散出去,傳遞給更多人且帶來價值。目前的主流是透過社群平台傳播,但你所設定的受眾、受眾們的具體需求、受眾們可以從你的分享中得到什麼,會更關鍵。例如你的目標客群是國中生,那麼比起臉書,你更該經營抖音。

五,危機預防(Accident Prevention),也就是如何避免遭遇攻擊、甚至造成「人設崩塌」。何則文建議,確保真實,任何學經歷與你所產出的內容,都不要有造假成分,就是最好的防禦。

離職前存好錢、必備3種人脈清單

然而,只要是離職,無論你的下一步是什麼,這段過渡期,勢必都得付出時間與金錢成本,直到穩定下來為止。

有辦法透過事前多方準備,盡量降低這段時間的風險嗎?答案是肯定的。商周採訪多位在疫情期間「做好充分規畫,再大膽離職」的工作者,歸納出5大重點:

一,先存好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費。多數受訪者都先這樣做才提離職,目的是不要讓自己因為吃不飽,又去硬找一份不滿意的工作,形成惡性循環。如果等不了這麼久,先「降低生活費」也是另種選擇,可藉機盤點自己的固定開銷,看哪些部分可以再縮減。

二,算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年薪。如果是轉換跑道到不同產業,或者是改以斜槓或零工經濟為生,那麼初期的年薪有機會出現劇烈變化,大幅縮減也不無可能。因此,最好由生活費回推,先算出自己能接受的底線,再以此為基礎,尋找薪酬在這個區間內、又符合個人興趣的工作。這可以幫助你更務實的聚焦在某個範圍。

三,盤點「無形資源」。這裡指的當然不是公司機密,而是專屬於你、在公司累積起的無形資產,例如專業知識以及相關人脈。「例如人脈,我就直接拉了一個excel表格出來規畫!」一名由科技業大廠轉職到文創領域的受訪者坦言,他甚至將自己在公司8年的交友分成3大類:產業界人脈,這是過去最親密的戰友,除了不與業界脫節,也能留一條日後再回去工作的後路;投資界人脈,這可以為他的投資、選股和理財給予建議;必須再補強的跨領域人脈,例如媒體記者等。這些人脈,都成為他轉職過程中無形的助手。

四,與同住家人溝通。離職的決定無須取得所有人的理解,但最低限度,可以和「同住一起的家人或另一半」討論。例如辭去醫師工作,投入NFT領域的黃彥霖,就花了超過半年時間,和家人解釋何謂NFT,最終取得支持:「沒有支持,我也還是會離職,但有了支持,心理壓力真的會減少很多!」他說。

五,設定好停損點。比起單純的轉職,創業或轉為斜槓工作的不確定性往往更高,因此建議為自己訂出一段具體時間,例如半年或一年,藉此檢視這段時間的努力,是否能賺得可接受的報酬、以及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時間太長太短都不行!」從創投業行銷離職,目前靠「寫字」創業為生的林芳廷坦言,個人品牌的累積需要時間,訂太短看不出效益,訂太長的話有可能白忙一場,不如先設好停損點,就算有損失,也在可控範圍。

面臨10年來最倦怠職場的解方,都在《商業周刊》1834期

書籍簡介

商業周刊1834期
迎戰
十年來最倦怠職場
2023台灣經濟新隱憂:3成員工安靜離職中、90%準備跳槽
轉型疲乏症蔓延,WTW調查:半導體加薪帶頭熄火

給老闆》地獄專線、問到飽舞台、大風吹制.....讓員工心不累
給個人》「見縫插針」破解不加薪的未來,變搶手人才
打造讓人甘心跟隨的團隊,麥肯錫:一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