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川普「中鏢」,與史上美國總統遇刺等事件相比,似乎未引起市場太大震撼,但仍使未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增。

連全球最有權力的美國總統都確診,代表疫情可能比想像的還嚴重,若疫情再起,由此導致的經濟「二次衰退」,可能成真。

「美陷入『二次衰退』的機率超過5成,」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預言。同時,「歐洲正面臨『二次衰退』。」9月底財經網站CNBC指出。

「二次衰退」之所以會降臨,原因正是疫情反彈。全球感染數由500萬增至1千萬,花了38天,但近來由2500萬增至3千萬,卻只花了18天。

在歐洲,英國9月下旬已計畫全國封鎖;西班牙首都、愛爾蘭首都也已局部二度封城;在美國,截至10月3日,連4天每日新增逾4萬例,美國疾病管制署警告民眾,準備面對「公衛史上最糟糕的秋天。」

二次疫情、二次封城,直接結果就是二次衰退。

這股「二次衰退」寒流,企業感受最深,指標就是迪士尼(Disney)。

這家老牌電影與樂園公司,今年第二季交出虧損47億美元的史上最糟成績,9月底更宣布裁員2萬8千人。《華爾街日報》評論:「迪士尼裁員是最新指標:在疫苗出來前,經濟不可能復甦。」

近期股市也反映這股寒流。在歷經6至8月的大漲後,各國股市9月開始熄火下跌。《華盛頓郵報》稱,過去幾個月股市一直和經濟現實脫節,「清算日終於要來了。」

專家預測也不樂觀。美國家商業經濟協會(NABE)對兩百多位經濟學家與財經專家調查,其中近三分之一預估二次衰退機率高於5成;疫情間倒閉的企業,預期平均有4成將「永遠消失」。

前景不佳,企業經營者也跟著保守。《財星》引述一份對美、歐、中企業執行長的調查,預測美、歐會V型反彈的不到1成。

從企業、股市、專家到經營者都指出同一方向:「二次衰退」可能性正在上升。除了這個短期風險,未來還有三大因素將傷害長期經濟動力。

一、 疫情削減資本存量,消失的工作有三分之一永遠回不來。

企業債務加重,削弱投資意願,全球資本存量因此下降。同時,也導致失業潮,IHS Markit預測,疫期間全球流失的工作,三分之一將永遠消失;因疫情減損的收入,有五分之一無法回復。

二、 中美惡鬥,全球貿易指標創13年來新低。

今年5月來,美中衝突升溫。美國打壓中概股,威脅抖音、微信,中國則祭出「不可靠實體清單」,思科等美企將被禁止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

此外,其他地方也不平靜:包括美與歐盟在數位稅及航空業補貼的爭端仍未解決、英脫歐後與歐盟貿易協定談判互不相讓等。

主要經濟體大打出手,首先衝擊的就是全球貿易。今年8月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商品貿易指標,已降至13年來最低點。

三、政府花錢印鈔,殭屍企業盛行。

疫後各國花錢印鈔助企業紓困,但也加重政府及企業債務負擔。另一副作用,則是殭屍企業直線上升。導致各大經濟體生產力成長緩慢、全球陷入低成長困境。

短期「二次衰退」、長期「三大風險」,全球經濟似乎一片陰霾。相形之下,率先脫離疫情的中國成為少數亮點。

近來中國各項經濟指標已觸底反彈,8月中國零售額比去年同期成長0.5%,是今年來首次正成長。實際現象也顯示中國經濟在好轉。9月底《紐約時報》表示,「從珠寶到汽車,中國消費者恢復買買買。」北京商務飯店房價幾乎翻了一倍,「仍然滿房。」

不過它能獨善其身多久,還是未知數。中美惡鬥,中國對外與美經濟脫鉤,對內靠國內市場拉抬經濟的「內循環」策略未必有利。中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封閉發展不可能,也做不到。」

對台灣而言也是如此。國發會統計8月景氣燈號,首見呈現穩定的綠燈。這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覺:中美惡鬥對台有利。

但長期來說,台灣這種小型開放經濟體,只有大環境好轉,參與全球分工才是最有利的。

最後,這場「二次衰退」引發深思的問題是:經濟與防疫如何拿捏分寸?

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不同代價要付。為經濟忽視防疫固然不智,若為防疫而葬送經濟、犧牲自由,也是另一種極端。這沒有標準答案,但若「二次衰退」真降臨,而能讓人從中摸索出平衡之道,或許是這次不幸裡的最大積極意義。

▋本文擷取自雜誌《商業周刊》1717期封面故事,完整系列報導:
二次衰退全解讀
動盪第四季該把錢放哪?跟著熱錢躲6大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