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剛回答問題的速度太快了!出口前是否真的思慮過?」

剛進商周,第一次跟我見面的主管明白警示我。

他沒有用職場常用的「三明治溝通術」:先表達認同,再談建議批評,最後又賦予期待,而是單刀直入、一針見血。這卻讓我正視,太倚賴直覺判斷的毛病,後來十多年的職涯,我對「慎始」兩字,特別看重。

但當時,我還沒意識到,徹底坦率的力量。

擔任主管初期,我常踏入濫情同理陷阱。

明明我該直言:「這篇稿子證據只有單方論述,不能刊登,」但有時話出口時會變成:「我知道你連三週都寫大題目很辛苦,真的很棒,不過……,所以我們有沒有更好的空間?」

一段話,讚美跟批評交雜,卻沒彰顯真正問題:「再累,也不可鬆手品質。」

就像《徹底坦率》一書所述,我想避免製造職場緊張,「但隨著時間過去,員工開始明白自己只會得到很棒,跟語焉不詳的好評,就算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但不確定那到底是什麼? 」

這導致的後遺症是,每逢重大任務分派,會有人不平:「為什麼不是我?」當你對他說明原因時,他常說:「沒人這麼明確讓我知道過,我有這幾個問題,跟它的嚴重性。」

是啊!如果讚美跟批評一樣重要,後者更能幫助人成長,為什麼不說?

你的零批評習慣,真的是在乎對方感受,還是害怕衝突後的自保選擇?你習慣的多讚美,是隨口而出的討好,還是之前有花足夠的時間去確認事實後,所做出的論述?

別說是員工,有時,我們對孩子或伴侶不到位的讚美,比不說還糟糕,那只會讓人覺得是虛與委蛇。

若你真心為對方好、對事不對人,坦率,就不會變成惡意攻擊。

會提及上述,是閱讀這期東元的封面故事有感。

現在,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在接班,接班不順的癥結,多在於溝通不良。

黃茂雄父子,得經歷多少次無效對話,才會上演台股史上第一場父子對決的經營權之爭。

更早且勇敢的直指核心,觸碰你們之間的敏感話題吧!倘若你有值得珍惜的人,而你不想漸行漸遠,最後形同陌路,徹底坦率這堂課,現在就值得你好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