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識內參,做你的線上MBA補給。

什麼是「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

英國倫敦商學院共同創辦人,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提出「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又稱S曲線,該觀點建議我們在感到最舒服的時候,就要開始尋找下一個增長曲線。

若用來解釋企業組織,則說明企業要在經營高峰期,趕緊先找到下一個成長動能。韓第指出,過去一般企業平均壽命是40年,但隨著科技、環境快速變遷,企業平均壽命已縮短到14年。若等到企業開始走下坡了,才開始思考對策,恐怕為時已晚。

「第二曲線」給管理者的啟示

沒有什麼是會一直保持成長的。最好的產品、商業模式,一定都會經歷S型成長曲線:從一開始消費者逐步接受、到爆炸性成長、最後趨向平緩。

企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時,很容易落入自滿狀態。管理者要注意這其實是一個警訊,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企業從成長走向衰退的轉捩點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能不斷成長的公司,往往都在尋找下一個成長動能,並且不斷嘗試創新。

「第二曲線」有哪些實例?

若從整體產業的成長起伏來看,我們可以拿錄音(audio)產業為例。

在S曲線最一開始,飛利浦(Phillips)發明了盒式磁帶(Cassette Tape),逐漸有民眾開始使用這項產品,處於產品發酵階段。之後索尼(Sony)發明Walkman隨身聽,解決當時消費者的痛點,讓大家在戶外也能收聽盒式磁帶,盒式磁帶正式進入爆炸性成長階段。

索尼的成功引來其他競爭對手的模仿,包含飛利浦、東電化(TDK)、麥克斯韋(Maxwell),這也代表盒式磁帶市場已趨向飽和,進入成長平緩階段。

隨後,索尼與飛利浦發明光碟片,帶來了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這項產品接續盒式磁帶的S曲線末端,為整體錄音產業帶起另一波成長動能。

若從一間企業的成長起伏來看,我們可以舉蘋果公司為例。

賈伯斯非常明白S曲線這項法則。他在蘋果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取得爆炸性成長之時,仍持續投入研發下一個創新產品,接續創造公司的下一個成長動能。

到了2010年,蘋果推出的破壞式創新包括iPod、iPhone和iPad,不僅維持公司成長,也改變整個市場遊戲規則,賈伯斯更宣稱取得勝利。他在介紹iPod產品時就說:蘋果公司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移動設備公司,比索尼、三星和諾基亞的移動設備業務還大。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