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1、教育訓練是單向的,成效差。教練扮演指引和啟發角色,才能協助員工改變思維、做出承諾。

2、高階領導人應從中階主管中挑出關鍵人才,培養其成為數位轉型的「種子教練」。

【本文】

有一次,要到某企業談策略轉型研究案之前,先問了一位在那任職的學生,我想了解她怎麼看長官在大力推動的數位轉型。

她回答:「我們年輕一代有一些想法,但是…前輩不喜歡我們問問題,也不想聽建議。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避而不談了。」

幫員工換腦袋的最佳方法

在談數位轉型、策略轉型時,多數公司會先想到,公司該採購哪些新的科技或設備,至於組織內最重要的資產——人——該怎麼訓練、調整,經常沒有被放在重要事項中。

通常,公司處理轉型中的「人」的議題,是由人資部門規畫與開設各種課程,用「教育訓練」改變員工思維與鼓勵行動......不意外的是,訓練成效真的有限。

我們都知道,單靠教育訓練,很難真的幫助經理人與員工面對工作模式的改變,也很難深層地解決人們心中的恐懼。當高階領導人發現,經過了訓練還是無法換腦袋,快速解方就是換一批人來做看看。

可是,換人也不是這麼容易,除去勞動法規因素,主要麻煩在於,事前辨識轉型所要的人才不易,二來新人找得進來卻不一定留得下來。所以,許多企業現在苦惱的是,在無法大刀闊斧換一批人之前,怎麼讓現在的同仁們可以參與轉型。

多數轉型都得面對一籮筐陌生問題,這時更需要的是教練的指引(coach),而不是老師的教學(teaching)。教學,是單向的、指令式的;而教練指引是互動的、啟發式的。好的教練可以指導經理人與員工探索自我,帶領員工發現成就事業與人生目標的方法與哲學。在公司數位轉型過程中,得配合策略需要,讓教練協助關鍵經理人改變思維、願意承諾行動。

中階主管是最該被培養的「轉型種子教練」

在數位時代,總會有創業家敏銳地嗅到市場需求缺口。專注於「線上教練服務」的BetterUp在今年6月中募到了C輪1.03億美金,他們從種子輪到B輪也才募得4,100萬美金,顯見投資人日益看好教練市場。

以往,教練服務的最主要需求方是高階主管,因為他們永遠要在高壓下展現高績效,需要有人協助他們面對自我與工作的困境,公司會為高階主管的企業教練服務買單。與傳統模式不同,BetterUp可以提供中階主管與員工的教練服務。

今天有許多企業在做數位轉型,中階主管與員工在這個歷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與痛苦,外人難以體會,而企業既有的人力資源系統無法提供廣大員工企業教練服務,這就給了BetterUp很好的機會。

很多人問我,像BetterUp這樣的商業模式會在台灣出現嗎?BetterUp能快速成長,有兩個重要環境條件:一、美國高階經理人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從而孕育了諸多相關的專業服務,與巨大的人才庫,有能力從事企業教練者相當多。二、學術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兼具,這讓企業教練的服務內涵有著科學基礎。

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BetterUp利用了今日的平台模式,將企業教練與企業員工連接起來,提供了個人化服務,並透由科學化方法產生數據與洞察報告。可惜的是,台灣現階段還沒有美國的條件,可以實現大規模的線上教練平台。

沒有這類教練平台,不代表不需要協助中階主管面對新局勢與其職涯發展。公司得更為精確地找出關鍵人物,在具有經驗與傳承意識的高階主管指引下,鼓勵這群關鍵人物投身公司的數位轉型之路。一個缺乏中階主管接力完成數位轉型的公司,是不可能順利走向成功之道的。

責任編輯:林易萱
核稿編輯:黃楸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