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自近150年前創立以來,首度向普通人推銷產品。

論市值或品牌價值,高盛不如摩根大通(JP Morgan) 和花旗(Citi),但論影響力,無人能出其右:現任英格蘭銀行總裁、歐洲央行總裁到美國財政部長,全出身高盛;「金磚四國」(BRICs)、N11等投資題材,皆高盛製造 。「高盛統治世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曾如此形容其影響力。

即使世局動盪,高盛也是最大受惠者,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至今,華爾街金融股步步高升,漲幅最大者就是高盛(近30%),目前其股價已創10年新高。據高盛最新財報,2016年淨利逾7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200億元),較上一年大幅成長27%,遠超過分析師預期。

然而這些風光背後卻有巨大陰影。首先,高盛淨利大增來自大砍成本。2016年高盛淨營收(net revenue)較上年衰退近9.5%,淨利能逆勢成長,全拜營運費用創8年新低之賜。

一年來高盛已裁掉2400人,員工交通住宿津貼沒了,宣傳手冊的影印費用也刪減,執行長布蘭克芬(Lloyd Blankfein)對股東表示,他會用「像老鷹一樣的眼睛」(Eagle Eye),搜尋何處可再撙節成本。

危機:研究分析被電腦取代

高盛營收下降而縮衣節食,乃是整個大環境變化下的必然結果。隨著交易電子化,許多股票交易員漸被取代:2000年高盛在紐約有600名股票交易員,如今只剩兩人。甚至像高盛這類投行最擅長的研究分析,如今亦可由電代勞。

《紐約時報》曾記錄納德勒(Daniel Nadler)的經歷,他是軟體公司Kensho創辦人。2015年11月6日,納德勒早上起床,給自己倒杯柳橙汁,打開電腦,等著美國勞動統計局網站8點半公布就業數據。靠著Kensho軟體,2分鐘後一份報告就自動完成在納德勒螢幕上,上面不但有最新就業數據,還有13種基於過去類似數據做出的市場預測。8點35分,納德勒把這份報告傳給他的各家投資銀行客戶,其中也包括高盛。

不只投資分析,就連銀行是否放款,也可由電腦代勞。只要將借款者各種精細數據輸入,不須財務人員評估,電腦就能算出借款者風險以評估是否放款。這類金融科技(FinTech)使華爾街面臨數百億美元收入損失。

金融業唯一的保護就是行政壁壘,但這最後一道防線也將被攻破,2016年12月,美國銀行業監管當局之一「貨幣控制局」(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宣布將把金融執照發給科技新創公司。過去受限於法令,科技業要搞金融,須和有執照的傳統銀行合作。如今科技業可以自己搞,高盛這樣的金融業者優勢正快速消失。

改造:科技員工占1/4

這也是高盛為何積極轉型的原因,它是科技化最徹底的金融業者。據《企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高盛超過3萬3千名員工裡,有9千位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數量比臉書還多;科技員工數占比1/4,也遠高於對手摩根大通的12%。

但最能體現高盛轉型決心的,乃是其人事布局:2016年12月,高盛宣布資訊長查維茲(Martin Chavez)成為新財務長。查維茲毫無財務背景,擁有電腦科學學位的他,過去曾是電腦駭客。2015年1月,高盛交易大廳來了一群身穿Kensho制服的外來訪客,他們是查維茲邀來的,目的是駭入高盛的交易系統,以找出是否有漏洞。2個月前,高盛才對Kensho這家新創公司投資1500萬美元。

投資:把矽谷獨角獸變夥伴

除了內部改造,高盛也外抱科技。彭博新聞網(Bloomberg)引述研究機構CB Insights數據,自2009年以來,高盛參與132件科技公司募資案,是矽谷獨角獸(Unicorn,指估值10億美元以上企業)10大金主之一。高盛近年來成立的「交響曲」(Symphony)即時訊息平台,更有取代財經訊息龍頭彭博之目的。

向科技轉型的另一結果,是高盛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過去高盛多為法人機構或富豪服務,但2016年它推出數支廣告,內容是鼓吹一般消費者與其用信用卡借錢,不如去高盛的線上借款平台馬庫斯(Marcus)借,不但利率較低,不收手續費,還可自訂還款日期,這是高盛第一次向普通人推銷產品。

從傳統金融走向現代科技,從「一秒幾10萬上下」到爭奪蠅頭小利,表面上是高盛轉型求生,骨子裡是「華爾街vs.矽谷」之戰的延續。149歲的高盛轉型成科技公司,為「競爭無邊界」這個道理,做了最完美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