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台灣大車隊的叫車數統計,從2013年到2016年,叫車數成長約38%,達逾4千萬次,乘客實際搭乘的任務總數3年成長更高達52%,兩數據都創新高,而且今年上半年持續成長,全年有望再度刷新紀錄。叫車派遣費是車行最大的浮動收入來源,這代表台灣大車隊不但挺過Uber衝擊,叫車本業更有大幅成長。

究竟台灣大車隊是如何辦到?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把車行當通路看」的經營策略是關鍵原因。

「換個角度看,每一輛計程車其實都是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食衣住行育樂什麼都能做!」林村田說。

從2009年買下台灣大車隊品牌開始,他不是經營一間車行,而是經營一個「行動通路」,而通路要能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就是規模。因此對於這個接手初期一度萎縮到剩1千5百輛車的車行,他的首要目標就是「衝一萬台」。

林村田靠投資標下高鐵等熱門載客點,以及發展車隊內部團購日用品的福利社、汽車修繕、買賣車輛等車行「副業」,讓司機減少開銷,吸引司機投靠,在2012年衝出破萬輛的車隊規模;同時,靠著把計程車當行動看板,大賣廣告,年賺6千4百萬元,占當年總淨利約4成,因而順利上櫃,成為第一檔計程車概念股。

雖然上櫃隔年就遇上Uber來台踢館,但台灣大車隊採購併策略,將城市衛星、婦幼、大愛、泛亞衛星等車隊納入旗下,到去年已有1萬7千輛計程車,約兩成市占率,相較於第2名的大都會車隊僅8千輛,超過2倍。

這個規模,讓台灣大車隊得以發揮平台優勢,大幅拉開與同行差距。

目前,大車隊的各式「副業」,在總營收占比合計已逼近7成,大幅超越年營收5億元的計程車派遣本業。

其中,原本圍繞司機所需而發展出的生活用品、汽車零組件、車輛買賣等商品銷售,去年營收已超過4億元,占比達26%。

雖然台灣大車隊早在2013年就喊出行動商店,但當時銷售對象仍是車行旗下上萬名的司機,一開始還有司機抱怨「老闆整天都想賺我們的錢」,因此公司採取大量採購後,壓低成本再賣出,像更換機油,就只用半價賣給司機,但當時年營收僅約1億2千萬元。經過數年培養信賴感,現已擴大商品範圍,並準備透過網路平台賣給一般消費者。

此外,計程車與1千2百輛機車的送貨服務,以及車上刊登廣告,去年營收也分別超過兩億元。

2015年成立的台灣大管家平台,提供按摩、居家清潔、冷氣及洗衣機清洗、美睫及美髮等人力派遣服務,業績也是逐年穩定成長。派遣服務增加司機接送機會,2015年時,大車隊的司機平均月所得就能達8萬5千元,遠超過其他車行,也提高了司機的向心力。

但林村田的多元化經營也跌過跤,像去年結束營業的台灣大裝修,因偏離本業太遠,沒有足夠專業人才來營運,造成約四百萬元的虧損,同時,新投資的修車廠也還在虧損,兩個事業使該公司去年淨利只賺約1億4千萬元,比2015年下滑兩成,是上櫃以來最差表現。

台灣大車隊主管透露,這個關鍵教訓,讓經營團隊學到「不能什麼都自己做,應該專心做好平台的商機媒合才對。」

大車隊總經理李瓊淑透露,接下來會先針對乘客推出洗衣服務,用加購服務就能折抵一定車資,或是送洗衣物就能換車資折扣的模式進行,以這樣的優惠交換尋找策略夥伴,串聯食衣住行育樂的各項服務。而且,這些優惠資訊會在消費者叫車時出現在地圖上,讓消費者能更方便的計畫搭車前後如何利用那些優惠。

透過搭車服務取得乘客上下車定位資訊,藉此提供周邊店家與服務來串聯成一個銷售網,加上它有最大宗的司機與乘客數量,消費客群是異業結盟時的一大誘因。此外,它的通路——計程車上已經有最完善的金流系統,要促成消費相對有機會。這些利基,為大車隊築起一道道競爭門檻。

台灣大車隊沒有被Uber打敗,甚至還進一步學習了它的優點。「Uber有的,我們都有,Uber沒有的,我們也有。」李瓊淑自豪說。

其實,Uber一開始崛起時,曾在北部市場壓抑住台灣大車隊的成長,但它很快學著砸錢優化App叫車服務,也學Uber不用現金,提供信用卡綁定App付帳模式,甚至更多了車上刷卡機、企業簽單、悠遊卡等各式小額支付的多元金融消費服務,現在單月的非現金支付總金額已超過兩億元。

除此之外,因為Uber的司機評價制度,也帶動大車隊改變傳統以客訴為主的管理生態,轉變成一種用正負評價與留言的大數據來做判斷的新隊員管理機制。

種種調整下,大車隊本業營收近6年來成長約87%;2017上半年也擺脫去年認列虧損事業的陰影,淨利較2016年同期成長約127%,主要獲利來源,除了本業成長外,非計程車業務年成長率超過3成也是關鍵。

同時,在法令放寬計程車顏色與費率彈性後,台灣大車隊也正籌組規模達兩百輛的多元車隊,搶進新商機。

這個老車行的轉型還沒結束。靠著旗下1萬7千名司機、50萬名App活躍會員的基礎,還有更多從司機到消費者、從上車到下車的生意,它都想包。也再次證明沒有末日產業,只有末日企業,唯有與時俱進,才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