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我結束一趟美國行,發現疫情爆發這一年半來,美國的改變太大了!實體的經濟活動,幾乎都能做到「零接觸」、甚至是「零櫃台」。

比如去麥當勞,就擺一個QR code讓我自己掃碼,掃描後在手機上點餐,等店員從廚房出來,不叫號,東西放下,你自己去拿;即便「得來速」也變成先在手機點好,再開車去把東西拿走,一句話都不用跟店員說。包括機場自動報到、過海關時只須秀手機上的登機證、入住民宿自己開號碼鎖,出門一趟的食衣住行,現在都能盡量做到不與人接觸。

換言之,以前透過櫃台對話的消費行為,已經全面轉成與App互動的數位經濟了。所有消費都要你下載它的App,手機也比電腦重要,因為有GPS定位追蹤,賣場知道你的距離、在哪個分店、哪一號櫃台,可靈活進行促銷或其他互動。甚至,賣方知道某個產品庫存剩沒多少,你現在走進來,乾脆在手機推播要送你都可以。

這樣的零接觸、零櫃台經濟,消費不只沒減少,反而增加,但卻讓服務業的底層工作大量消失。我甚至看到美國速食業在大做廣告,招聘14歲的小孩到廚房工作(美國法令允許青少年擔任特定行業臨時工),已到了要把人力成本壓那麼低的程度。

想要力拚這種看不到人服務的數位經濟,App的市占率與經濟實惠的價格就是關鍵。平台企業需要透過大量補貼、搶市占。整個機制並不在反映成本,亞馬遜等平台龍頭是透過資本市場,用股價增值得來的股本取代成本,股價補貼運價,讓生產者、中小企業在這場戰爭的勝算很小。

相對於服務業的大量工作消失,軟體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則是新機會,在數位新經濟裡,一些新職務的薪資會變很高,下一代孩子會知道要往哪裡學習、調整,但那些在櫃台前的從業人員會有挑戰。這如同工業革命,到最後整體工作機會或許增加,但失去工作的是無法轉型的世代。

這正是為什麼美、中兩國都在強調數位衝擊較慢的製造業—要讓這些人還有工作做。數位經濟已在美國發展30年,帶來的失業、貧富問題,美國已慢慢調整,包括社福補貼、收入提升;但同樣的進程,中國只花15年,因此貧富差距拉開的衝擊更大,這也是它推「共同富裕」的背景。

從零櫃台現象看數位經濟走到現在,消費者嘗了10幾、20年的甜頭,現在開始嘗到苦果,少數平台主導一切,生產者、工作者都遇到苦果了。接下來可能的發展,是各國政府會試圖用公權力調整,歐美雖不會像中國以政治力量強硬打壓平台經濟,但用公平交易的邏輯,還有一點機會可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