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雄市長候選人的論文風暴,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抄襲」和「引用」的激烈討論。物品、商標、藝術創作的侵權一目瞭然,但對於學術上的抄襲、拷貝、引用,許多人認為只是一線之隔,或差別只在是否「標註原作」。

我大學畢業到澳洲唸書、擔任教職後,有機會觀察不同的教育制度,發現台灣的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很少強調抄襲(plagiarism)、學術誠信(Academic integrity)這些事情的重要性,或警告學生誤觸紅線的可能後果與責罰;當然,更少人教學生怎樣「避免」抄襲。

在對定義不了解的狀況下,就容易踩線甚至犯錯。很多學生一直到有與國際期刊、論文等學術上的交流機會,或是出國留學後,才逐漸了解到其中的區別、甚至嚴重性。

澳洲的學術倫理教育,從小學開始

Academic Integrity 中文有很多種翻譯:學術完整性、學術誠信、學術操守,泛指學術工作者所應該遵循的所有道德、倫理與規範。整體範圍很廣,包括學術研究的進行、過程、資料和結果必須誠實不欺,不可盜用、抄襲或經不正當管道取材他人作品,必須誠實聲明參與學術或研究過程的所有人員…等。

其中,不得複製貼上和抄襲,是最基本的規範。

以澳洲教育為例。從小學開始,學校就開始教導孩子認識與辨別怎樣的行為屬於抄襲,強調為什麼抄襲是違背倫理、道德及學術規範的事,進而初步介紹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所以,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幾乎個個都能對 copy right、intellectual property 侃侃而談。

進入中學階段,學校開始強調抄襲和剽竊的定義與嚴重性。現在澳洲大多數的學校從7年級開始繳交作業全面網路化,作業會經過如 Turnitin 的驗證系統,檢查是否為學生原創。如何正確的引述全文或是標註出處,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必須謹守的規範。

抄自己的也不行?

澳洲學校更嚴格的規定,除了不可以抄襲別人作品,連自己寫過的作業也不允許「回收使用」(Recycling)。

比方說,另外一門課有寫過類似主題的報告,於是把之前寫過的報告拿出來剪貼一番,當成這門課的作業交,那就犯了抄襲自己(Self-plagiarism)的錯誤。

因為學校相信寫報告或作業的目的,在引導學生重新思考所學與所知,回收曾經的作品,等於跳過了這個重新思考的過程,那就不算是完整的學習了這門課,所以也是不被允許的。

抄襲損及學術誠信,在每間學校都是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視事態嚴重性與學生個人是否為惡意抄襲,從罰錢、重修、退學到取消學位都有可能。

進入高等教育後,對「學術嚴謹」的要求更加嚴格。澳洲學生繳交的報告、作業、專題,在對主題做深度探討與闡述的同時,還要有足夠且有力的文獻查證做支持。

「不能只說自己的意見,必須是前人經過試驗和驗證所得出的科學證據,但是用別人的論述又算抄襲,到底要逼死誰?」尤其是海外學生最常有這個疑惑和盲點,因為還是有很多國家的教育,並沒有著眼在學術誠信以及抄襲的議題上,非常可惜,對剛踏入學術殿堂的學生也是很不公平的。

因此,教學生「抄襲是不允許的」不難,教學生「怎樣避免抄襲」才是最難、也是最必須的課題。

教學生如何「把別人的變成我的」,才是最難

既然「複製貼上」這麼嚴重,總得告訴孩子怎麼樣才能避免。於是,學校開始教導學生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表達對他人作品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話來說!」(Use your own words)是老師們最常給孩子的提醒。說來容易,卻需要反覆的練習與師長的提點。

其中,最基礎的步驟就是「思考」——學生被教導在讀過東西之後,做出反思,消化所學所知,進而有更深的思考,最後才能把所讀到的東西,用自己理解後的話再重新呈現出來。學生們也學習如何釋義、換另一種說法 (paraphrasing),練習怎麼利用摘要、總結、概述來呈現原作者的想法。

托福、雅思等英語鑑定考試,經常考的就是這種思考能力,這也就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台灣(或亞洲)孩子在考這些英文考試時,老是卡在寫作這關。而很多孩子到國外唸書後也因此吃足了苦頭,嚴重的會被學校警告學術不端(academic misconduct),儘管努力避免,報告和作業成績也總是拉不起來,論文也寫不漂亮。

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還是較強調背誦和抄寫,很少教學生理解、反思和創造的思考方式,學生很少有這樣的練習機會。

很多學生一開始只懂得把句子中的幾個字詞換掉,其實我們在改作業的時候不需要驗證系統,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因為很明顯的,學生就是利用 word 內建的同義字功能,隨便點選另外一個字;認真一點的大概會去使用同義字字典 (thesaurus)。

學生以為把其中幾個字換掉,讓它跟原文不一樣,就不會被系統發現,但是因為缺乏對原文的理解與思考,換上去的字要不是牛頭不對馬嘴,就是怪到不行,一下就露餡了!避開了抄襲,卻落個「不通順」、「不清楚」、「看不懂這段話要表示什麼」的評語與低分。

台灣許多領域的發展都在世界排名佔有一席之地,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在國際間嶄露頭角。在我們忙著推動雙語教育、培養學生與世界接軌之際,或許更應該從基礎上灌輸孩子們對學術誠信的觀念,以及教導他們靈活的思考與正確的呈現方式,為學生打下真正扎實的基礎,才有從穩固的基石上,向未來展望的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