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東海大學與亞馬遜AWS啟動全台第一個「雲端創新學院」合作計畫,同時,中研院與哈佛大學孔祥重教授為加速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培養專業人才AI知能而成立的「台灣人工智慧學院」也將中部經理人班設在東海,這兩項合作計畫,為人文薈萃的東海校園,迎來了數位科技加博雅底蘊的教育轉化契機。

按部就班強化學生數位體質

前學務長,現任大渡山-東海 AI中心主任、雲創學院院長暨資工系教授羅文聰表示,未來各行各業都必須和數位力量結合,因此每個科系的學生也都必須具備AI思維及基本程式能力,台灣傳統大一必修的資訊教育已經過時,東海率先改以「AI素養與程式設計」為學生的數位體質打底。

第二步,系院啟動專業科目與AI融合的課程,學生有基礎概念也學出興趣後便可選修系院專業與AI融合的課程,讓AI技術可以幫助專業有更好的應用與發展,東海目前已有過半的系所開設專業與AI融合的課程,從大家直覺的工學院、理學院、管理學院到農學院,都已經有許多跨領域專業融合AI課程。令人興奮的是創藝學院、法學院、文學院、社科院也都因此有新的跨域應用課程。除了可強化學生的數位體質,也能刺激學生對產業發展有不同的想像和思考。

第三步,啟動連結產業的校級計畫。羅文聰指出,過去學用之間有落差,但面對數位與智慧轉型,產業界也沒有既定目標與方法,需要向外尋求能量,攜手面對未來;產業與擁有轉型資源的東海攜手合作,不僅可促進產業提升也有助於教育轉化,加速東海準確培養未來十年產業需要的人才。

專業為體 博雅築基 跨域為用

目前來尋求合作的企業不少,但校級計畫的開展須有更深層的考量。東海自創校以來便重視「造福周邊社區」,鄰近的大肚山走廊是機械產業的重鎮,因此製造業是合作首選;校園對面臺中榮總的醫療量能攸關民生福祉,若能數位化、智慧化必能造福更多人群;再者盤點東海的特色科系如建築系、生命科學系,與台灣經濟和未來環境發展密切相關,均值得大力推動產業數位轉型。

然而,儘管企業未來所需人才必須擁有專業能力和數位思維,但溝通表達、團隊合作、正直與抗壓性等軟實力,也是企業極重視的人才特質;而這些內心素質的養成,正是東海大一、大二博雅教育的核心,再加乘專業與AI思維的訓練、進入企業現場的實作經驗,讓東海畢業生兼具「數位、跨域、博雅」的軟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