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給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加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宅經濟的發酵,此時培養農民擁有基本數位行銷或內容行銷的能力是最好時機,這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蔡佩頴老師「看見台灣的三星四季,共學共創共裕—農學堂」計畫推動的主軸。

成立三星四季農學堂,提高在地農夫自學力

農村青銀共學,攜手提升數位自學力

二度參與共創計畫的蔡老師,希望提供農村「培力型」的協助,才不會因計畫結束而暫時畫上句號,或在學生團隊拍攝影片後,因當地農民無力自行拍攝,而導致農村行銷開始有板有眼,卻後繼無力,形成久久無更新內容的幽靈粉絲團或官網。

蔡老師再次與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宜蘭校區陳世民老師合作,於三星鄉成立「農學堂」,透過連續3週的「手機影音製作原理與實務」、「網路與社群行銷原理與實務」及「遊客農學堂種子教師培訓」課程,從傳播工具操作到傳播內容設計,理論與實務兼具,提升當地老農、青農與休閒農業業者數位行銷能力,讓他們成為自己造夢的主人。

「原本只想開設20人的小班制試試水溫。」但在三星鄉鄉長李志鏞(農學堂榮譽校長)登高一呼下,成功串連許多在地意見領袖,課程人數瞬間激增至40人一班,學生年齡層橫跨老農、青農不同世代。為求授課內容更貼近地方需求,蔡老師事前舉辦課程諮詢會,積極與在地協會與相關經營者交流意見,並獲得天送埤森鐵文創園區賴董事長的大力支持,提供其咖啡廳場地做為上課使用。

從手機攝影切入,協助農民操作數位科技

蔡老師先從切身性最高、最容易上手的手機為教學切入點,邀請知名旅遊攝影作家張逸帆擔任講師,講解基本攝影構圖理論、作品範例解說、操作手機影音功能及修圖軟體App外,還會請學員帶自家的農產品到現場,實際拍攝讓學習更有感。

在網路與社群行銷課程中,講師喜丞創意總經理張宗洲事先準備表格,讓學員自我診斷目前網路行銷的現況與問題,以案例探討方式提供現場諮詢與建議,並教導如何透過故事行銷和節慶行銷來抓人心、提高粉絲黏著度。最後在農事體驗導覽培訓課程中,講師觀光導遊協會常務理事長張君樂,以三星鄉的好山好水好作物,請學員依序上台,介紹自家產品或演示導覽內容,從中給予內容講述邏輯、儀態或口條訓練上的建議。

因採混齡教學,學員程度不一,參加課程的長輩聽不懂、不會操作也沒有關係,現場有參與計畫的學生群擔任學伴角色,親切地引導學員跟上教學進度。參與兩屆計畫執行的粘惠柔同學表示,2019年是以觀光客視角,拍攝三星四季的行銷推廣影片;2020年則是真正與農民為伍,從旁協助他們操作數位科技,讓她十分有成就感。

請學員帶自家的農產品到現場,實際拍攝讓學習更有感

數位行銷,不是你想的那樣!

「只要學會拍出美美的照片,就能湧入大量點擊率了。」、「手機自拍上傳影片,說不定下一個農夫網紅小劍劍就是我。」、「我很努力經營粉絲團了啊~但導購率低,還是跑市集擺攤比較賣得動。」課堂中三星鄉農民傳達的心聲,同時也反映了臺灣多數農村在推動數位行銷時遭遇的困境。

「很多農民認為只要產品夠好,就會賣得出去,不太願意花成本在行銷推廣上;有的則自認很懂數位行銷,唯獨欠缺不知如何拍出吸睛美照而已。」蔡老師認為,技術層面學習新工具並非難事,最困難的還是在於行銷思維模式的建立。「網美照片或動態影片非萬能,別再用免費思維去看待社群行銷,更別把粉絲團當作偶有訊息公布的布告欄,關鍵點在於如何長期運用不同方式去經營內容,讓農事體驗或農產品的介紹更具故事感染力,使粉絲成為品牌的擁護者。」

「改變非一朝一夕。」蔡佩頴老師希望透過農學堂的試辦,提升農村數位運用的能力與思維,充實自媒體內容,增加行銷機會,並創造學員交流互動的平台,有效串連地方資源共創新商機,更希望開啟青農與老農跨世代溝通與理解的契機。

合作場域〉宜蘭縣三星鄉
學校科系〉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蔡佩頴 

● 如欲進一步瞭解更多農村實踐的精彩訊息,歡迎至【大專院校農村實踐校園共創計畫】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