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高中應屆畢業生獲得4所大學醫學系正取、1所大學醫學系備取,結果被發現學習歷程造假,接連被5所大學取消錄取資格,造成很大的風波。40多年前我申請大學時,還沒有學習歷程檔案,只憑考試成績。
這不禁讓我想起2件事。一是我年輕時申請美國的商學院,拿到頂級名校入學許可。當時讓很多人相當震驚,因為我在大學時期並非是最好的學生。
而我勝出的原因在於,我將自己的工作歷程做了比較好的包裝,在申請書上表示我的成績並非最優秀,但我認真累積相關資歷。我發現美國更重視學生的完整資歷,不只看成績,但台灣學生當年較沒有此概念。
第二是當年我在商學院時,班上有一位優秀的美國學生,對高盛說自己拿到摩根士丹利的高薪offer,同時也跟摩根士丹利說被高盛聘用。但2間投資銀行面試他的職員剛好是同學,相互確認後,發現該位學生根本在說假話,最後他落得兩頭空。
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這給我們的啟發是,「品德」與「價值觀」非常重要,我用人也會憑此哲學。一個人再能幹,如沒有正確的道德觀,就絕對不能用,而學生更需在年輕時樹立正確的觀念。
近期還有一個讓人唏噓的新聞,有位台大學生走上歪路,利用他的資訊專業在暗網上販毒被捕。他今年只有24歲,這麼年輕的人怎麼會成為大毒梟?不論他的台灣家人或法治機關都不清楚,直到他在美國被捕才發現事態嚴重。
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些事件不僅是單一個人行為,也反映出社會價值及教育制度的缺失。
我認為台灣學校太著重專業技能,但在AI時代如果沒有倫理觀念,可能會造成很大危害。台灣積極推動AI和半導體的同時,絕對不應忽視人文教育。
全世界正陷入前所未有亂局。在一個不穩定的時代,「人文素養」與「品德教育」將會成為指引人類的明燈。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