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簡介

樹德科技大學休閒與觀光管理系副教授施君翰,專長為社區營造、生態旅遊及社區輔導師,從過去在東南科技大學任教時,就參與水保局校園共創計畫,認為時尚農業是臺灣農業的未來希望,可透過共創計畫為其注入活水,把資源分享給學生、社區和附近學校、到縣市政府,擴大感染力,影響更多的人。

四大面向呈現

社區發展:開發農村療癒商機
帶動產業:接軌國際、取得認證
解決場域問題: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學生後續影響:輔導學生在地創業

從宜蘭海邊的猛男牽罟到石碇的山林螢光,從東南科大到樹德科大,施君翰老師一直希望能夠為農業找出新方向,讓學生願意留在農村現場,協助農村解決高齡化、少子化的人力斷層問題,也為農村六級化帶來新的創意。

共創開發療癒商機,專攻金字塔頂端客層

休閒農業相對成熟的市場,需要更多刺激和創新,園藝治療是新興的六級化產業,非常值得嘗試。

106年首度執行共創計畫時,正好搭上從歐美吹來的一股時尚農業風,「園藝治療」也是其中一環,於是施君翰老師讓餐飲相關科系學生加入農技專班,開啟園藝治療之路,讓學生體驗園藝療癒的力量,並甄選共創、共好的場域。

透過時任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柯銳杰的幫忙,施君翰老師選擇了農場主人本身就具備園藝治療師身分的梅花湖休閒農場與由宜蘭許多農場聯合的非營利組織頭城農場—新港澳休閒農業區,隔年也以類似的條件選擇石碇螢火蟲書屋及深坑三才靈芝生態農場合作,連續兩年針對這些農場各自的特色,發展休閒療癒與園藝治療,打造吸引金字塔頂端消費者的深度體驗遊程。柯銳杰表示,相比臺灣其他縣市,休閒農業相對成熟的農村,需要更多刺激和創新,園藝治療是新興的六級化產業,非常值得嘗試。

經過多年共創計畫的發展,施君翰老師和團隊協助的案例已經超過十個,像是最早開始的梅花湖休閒農場,在團隊師生協助下,建置了園藝治療的專屬場域,農場利用園區內種植的花草,發展出押花鑰匙圈、手創筆記本、葉拓T恤、搓愛玉等體驗課程,甚至還有結合養生題材的薄荷精油和花果五行養生麵辦手禮製作,目前已經成為農場固定經營的項目之一。雖然團隊在計畫結束後就已經撤出,交由農場自營並發展出更多的園藝治療相關體驗,不過如果接到大型團體旅客,農場也還是會請學生們回去協助。

園藝治療,成功成為農場自營項目

大學團隊應避免成為干擾,以陪伴社區成長的方式,從旁協助找出智慧財,形成有價值的商機。

頭城農場則是新港澳休閒農業區中最成功的案例,由於得天獨厚的陽光、沙灘和小溪、農田,資源豐富,有很多發展空間。施君翰老師表示:「我們曾經帶著價值上百萬元的負離子測量儀協助監測, 意外發現當地在下午五點到七點左右的海風含有豐沛的海洋負離子,濃度飆破30萬單位,是平時2000-3000單位的百倍以上,跟瀑布製造的負離子濃度相當。」

在團隊撤離之後,頭城農場運用這些創新能量,開發出具有商業機密價值的療癒品,並轉型規劃食農及環境教育,最近也正在開發生態廚師的活動。這些都是透過共創自行長出的新生力量,農場也已經有能力吃下企業員工旅遊、一次兩、三千人的大單,施君翰老師說:「我從來都沒有想過他們可以這麼成功的把產品商轉。」

不只頭城農場,包括整合負離子森林療癒及靈芝、椴木香菇養生餐飲深度旅遊的深坑三才靈芝生態農場,也開發出特殊技術,讓園區內形成並保留極高的負離子含量,成為受保護的專屬商業機密。施君翰老師認為臺灣經歷20多年社區改造之後,農漁村現場的發展腳步已經有很大的落差,對於成熟的社區來說,大學團隊介入的心態必須從擾動轉變為避免干擾,以陪伴社區成長的方式,從旁協助他們找出智慧財,形成有價值的商機。

自然環境中的負離子濃度

根據施君翰老師及團隊的實驗數據,發現在自然環境中的負離子濃度,以海洋負離子表現最高,其次為瀑布區,接著是檜木林與檜木雜林區,再來則是竹林與杉木林區,且海洋及瀑布區的負離子濃度遠高於林相區。

老師身體力行,取得園藝治療師的執照

帶領參與共創的學生學習園藝治療相關知識、考證照,為年輕人打造出時尚農業新農人的想像

雖然施君翰老師希望透過共創計畫,為學生打造出時尚農業新農人的想像,但是由於農場長期缺工,老闆們往往希望學生多學多聞,很容易把實習生當成全能人才,嚇跑不少孩子,所以在帶學生到現場實習之前,必須先幫老闆進行教育,告訴他們學生不是來「打工」,而是來學習,需要被培養。依據施君翰老師的經驗,如果農場主人能接受這樣的概念,大概有95%的學生都願意隨著計畫留下來實習。

不只業者需要被教育,學生也必須有來學習的認知。因此,施老師找來適合學生和系上老師的園藝治療相關課程資料,並身體力行去考了園藝治療師的執照,同時要求大家都要陸續取得相關證照。由於園藝治療已成功為老師與學生創造話題,增加信任感,所以到現場實習的時候,學生比較可以接受老師代替業者溝通他們對於學生的期待,當實習過程遇上什麼問題,也可以透過像柯銳杰這樣的社區輔導師協助溝通。

綠色旅遊正夯,蹲低跳高疫後迎接國際客

為了跟國際接軌,必須改變國旅急就章的心態,以深度體驗將園藝治療的療癒價值展現出來。

每個社區都有其獨特性,雖然很多人說疫情讓觀光變成「慘」業,但這也正是蹲下來好好練功的時候,施君翰老師表示在疫情過後,臺灣還是要走出去,吸引國際客深入體驗這些魅力農場,才是未來觀光的解方。

因此為了與國際接軌,現在必須先找國內旅客練功,改變過去國旅急就章的心態,以深度體驗將園藝治療的療癒價值展現出來,才能凸顯各自的特色。另外,為了取得國際旅客的信任,團隊和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目前也輔導符合資格的農場,申請國際綠色旅遊認證,並培養多元人才,讓餐飲、外文等科系學生,在農村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並且透過區域聯盟的力量,結合志同道合的農場夥伴,延續共創效益,將產品推到國際上。

綠色旅遊

綠色旅遊是指在食、衣、住、行、育、樂、購等層面,都運用環保節能的概念,讓遊客以對環境衝擊最小、符合「節能減碳」的方式與精神,享受並體驗在地獨有的「生態人文」。

社區代表

柯銳杰複製宜蘭經驗,為農村尋找新方向

雖不是宜蘭人,柯銳杰卻把人生最精華的十年都留給宜蘭休閒農業區,現在還要複製宜蘭經驗,幫助更多農村開拓休閒契機。

身為臺中大甲人、成長於臺北蘆洲,但柯銳杰卻把他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都留給宜蘭,到現在他即使卸下了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的身分,仍然持續輔導宜蘭在地休閒農場,並於宜蘭大學任教,將最新的世界趨勢帶進社區,協助農村進行資訊彙整。

由於過去農村轉型、發展都在思考:「遊客需要什麼?」但是對於消費者訊息的掌握卻很片段,透過學校團隊的介入,「我們與農場經營者共學,一同了解與認識為何現在國際上都推廣永續發展目標(SDGs),也嘗試將露營推動成為無痕露營,刺激讓消費者對於環境意識的知覺。」掌握這些新興的環境教育議題,就是農村轉型的好機會,也符合現在國際旅客的需要。

在施君翰老師決定將共創場域設定在宜蘭休閒農場時,柯銳杰擔任學校及社區間的橋梁,陪著團隊,一家又一家去辦了20多場業者溝通會議,介紹當時對農場來說相當陌生的「園藝治療」概念,然而他用預防醫學的角度切入,讓大家知道這是一種國外發展百年的養生自然療法,將園藝結合心理學,只要業者從自己擅長的植物出發,就有機會將產業升級,符合顧客需要更細膩服務的需求,「再加上那時候大家也非常願意和學生一起上課,學習園藝治療,讓這樣的概念在宜蘭休閒農業區慢慢開展起來。」

已經在宜蘭深耕十年,除了繼續協助部分農場使其多角化營收,從生產結合旅遊、商品多元化及服務升級,柯銳杰也開始運用大數據分析顧客的消費行為,並且串連物連網,擴大產品銷售面,讓農場經營管理更有效率。柯銳杰下一步開始邁開自己的腳步,以共伴輔導師的角色,搭配施君翰老師的共創團隊,前進臺南七股和屏東高樹,複製宜蘭經驗,將農業朝本土化的六級方向推出去,尋找更多契機。

學生代表

考證照、再進修,鍾浩齊未完待續的創業路

鍾浩齊從園藝治療做到智慧農業,只要能讓公司活下去的案子都願意嘗試,這是他在疫情期間仍能生存下來的原因。

聽起來就很潮、很療癒的園藝治療,是鍾浩齊跟著老師施君翰踏入農村的起點。由於園藝治療結合了心理學、預防醫學和生命科學,許多學生覺得有趣而願意去上課、考證照;施老師也推薦學生參加國內首屈一指的園藝治療大師郭毓仁教授的園藝治療課程,促使學生繼續加強自己在園藝造景的專業度。

在共創計畫之後,鍾浩齊因為興趣拿到造園景觀技術士的執照,加上自己家裡在深坑有地,就有很多新的想法從腦海中源源不絕湧出,希望能有機會實踐,雖然參加洄游計畫失敗,但老師仍鼓勵他不要放棄,畢業半年後決定考研究所,施君翰老師鼓勵鍾浩齊發揮自己在農技專班食學到的專長,創立「好奇美學實業行」,並且推薦他進入師大地理系空間在職專班,之後就展開一邊念研究所一邊創業的日子。

「創業必須著重在自己擅長的部分!」鍾浩齊非常清楚創業的本質就是要能賺錢,於是專攻景觀造園,也和農會合作規劃可食地景。由於他對於靜態跟動態攝影都非常有興趣,加上進入社交媒體時代,每個單位都需要影像推播,所以開始幫農會、社區建置粉絲團,用照片、影片讓大家知道社區在做什麼,許多無法返鄉的鄉親透過這些粉絲頁上的影像,接收到故鄉的情感連結,非常感動。

由於學生從逐夢到實踐的過程中,大多數都是無本創業,除了要貸款付一些固定支出之外,就連公司設立地點也是很大的問題,所幸在施君翰老師的帶領下,團隊創業的孩子們與社區都有很強的互動,耆老們也主動無償出借場地讓他們做營業登記,鍾浩齊也以自己擅長的攝影或網路社群經營回饋社區,過程中累積了很多作品。

而為了考取師大地理系空間在職專班而學的科技知識、智慧農業、程式語言、手機監測、衛星影像等,累積了未來往智慧農業發展的實力,「可以說我從園藝治療做到智慧農業,只要能讓公司活下去的案子我都願意做。」成為少數創業又有賺到錢的學生。

從念大學時以實習身分初探社區,到後來創業以夥伴身分和社區一起努力,鍾浩齊發現社區有很多想法,但缺少年輕人可以協助執行,未來他希望透過在社區創業讓別人看到農業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人一起為這一塊土地共同打拼。

共創計畫里程碑

[年度/合作場域/共創計畫重點]
◆106年/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舉辦園藝治療工作坊、盤點並檢討在地資源、培訓園藝治療師、規劃遊程並評估未來合作實習場域
◆107年/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選擇宜蘭梅花湖休閒農場與新港澳休閒農業區兩地,開發文化體驗及療癒遊程,並鼓勵學生投入創業
◆108年/新北市石碇螢火蟲書屋、三才靈芝生態農場/於石碇螢火蟲書屋及三才靈芝生態農場規劃森林療癒遊程、開發森活慢食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