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簡介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講師楊植凱,專長是休閒活動規劃、遊程規劃與設計、領隊與導遊實務,希望透過專業課程,讓同學實際進入農村場域,學習實務操作,試著解決村落面臨的相關問題,也讓同學從中了解自己的價值,並提升在地的認同與關懷。

一群學生不時盯著手機,在澎湖湖西鄉西溪村內的街道小巷走來走去,有時走到如社區信仰中心的北極殿這類特定地點,手機就會發出聲響,這時就會看到一群人拿起手機、從各個角度對準建築物拍照,原來他們正在玩時下流行的實境解謎遊戲,必須燒腦走遍西溪村才能過關,過程中也對社區歷史、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位於馬公機場附近的西溪村,是2014年復興航空在澎湖發生空難的地點,從此以後「空難」二字成為這裡的禁忌,村莊喧囂聲漸靜,部分村民也舉家遷離,留下來的人渴望脫離這個陰影,於是楊植凱老師以「西溪村妳好嗎?」計畫帶學生走入這個沉靜的小村落,希望透過旅遊的力量,找回歡聲笑語。

帶入創新資源,開發實境解謎遊戲

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使得所有實體課程暫停,楊老師靈機一動,搭配創新課程計畫中的開發虛擬實境App來因應:「由於當時社區禁止外人進入,只能跟居民溝通,讓幾位澎湖在地生以小組方式,偶爾進入社區;其他人則改成線上或電話訪談,進行資源調查及整合,找出觀光素材、做出遊程規劃,最後寫成故事,包進實境解謎遊戲中。」

遊戲開發過程中,同學要各自先選定主題、規劃路線、設計謎題,過程中要融合遊程開發的技巧和趣味性。有學生以穿越故事大膽挑戰空難主題,最後導向因為北極殿神明庇護保護了眾村民、也有學生以資料上太媽篡廟故事為主軸,設計了當地女子想篡位北極殿神明主位的故事,楊老師說:「這故事連村長都不知道!聽學生說才知道過去有這個傳說。」

由於遊戲軟體開發過程要經過驗證,除了軟體開發公司以產學合作的方式,到校以工作坊教導學生設計解謎技巧,在疫情降溫之後,也從班上到全校學生分批試玩。過程中,村民對突然間湧入的人群感到好奇,開口聊起更多自己聽說的鄉野傳奇或文化故事,增加更多互動。

藝術共創凝聚情感,重建美好記憶

由於遊戲開發過程中的互動頻繁,加上學生努力挖掘出西溪過去的美好,增加彼此的互信與更深一層的互動。學生也協助村民爬梳西溪村的美好過往,包括聞名澎湖的打石記憶,從日治時期就成立澎湖唯一的貝殼鈕扣工廠—大光工業社,將這些故事製成導覽地圖,並設計小旅行、貝殼首飾DIY等活動,帶著居民了解自己居住的土地,重建對故鄉的光榮記憶。

楊老師認為最能凝聚學生和居民情感的方式,還是藝術共創。所以他帶著學生和居民一起創作石版畫,不只連結起過去的打石歲月,也成為村中的美麗壁飾;另外也共同在一塊12公尺長的畫布上,畫出對西溪村的印象,五、六十人就為西溪找到五、六十種美好。

期待社區轉型後的嶄新風貌

經過幾個月來的接觸,居民陸續發現年輕人出現在社區的身影,也感受到整體氛圍比過去有朝氣且熱鬧,加上學生協助開設的臉書粉絲頁,連旅外遊子都因此重新發現故鄉的美。楊植凱老師表示目前大家都很期待實境解謎App正式發表的成果,希望能夠讓社區真正轉型,帶來不同的風貌。

楊植凱老師:我們是發現美好事物的衝鋒隊!

計畫團隊的介入必須有雙向互動,楊老師的團隊從一開始被當成宗教團體拒於門外,到能夠和村民一起彩繪、共餐,就是彼此理解與認同的觀念轉換。

楊老師110年執行計畫感受最強烈的就是「變」!不論是團隊對社區的期待,或社區對團隊的態度,短短幾個月都有很大改變。過去以為社區居民避諱提到空難,所以需要被理解、被關懷,但後來才發現居民其實只想要正常過日子,撕掉空難村的標籤。曾有居民說:「空難不是西溪造成的!」所以他們只是不想再被挑起這個痛處,因此開始調整思維,透過文史踏查找出大光工業社這一類過去的美好事物,重建美好的社區共同記憶。

學生開心挖掘小村落輝煌史

觀光休閒系四年級的鄧雅琦,平常沒課的時候喜歡騎著摩托車在島上亂逛,卻從來不知道機場附近還有這麼一個小村落。藉由這次計畫翻閱了相關書籍、和社區居民閒聊,挖掘西溪曾經擁有輝煌的打石、貝鈕產業,非常值得被大家認識。參與計畫後,他開始學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是否蘊含某些值得深究的含意;看到其他社區營造的方法,例如楠梓火車站地下道的大事件壁畫,就會想是否能移植到西溪,讓更多人認識在地的歷史文化。

教學亮點

1. 搭配創新課程設計及產學合作,融入遊程規劃概念開發實境解謎App。
2. 結合社區營造,透過學生與居民的裝置藝術共創重建美好回憶。
3. 爬梳歷史找回過往風華,增加居民的光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