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暴雨帶來災難,逃難中的獼猴小弟被落石砸中,進入一個神奇的夢中,發現天神與小涵、小育、小免正在討論山坡地開發與保持自然環境的議題,由於牽涉到自己家園的安危,於是獼猴小弟也跳進會議中。
這是獲得「2022水保好好玩創意大賽-水土保持兒童繪本創作」第二名《一場夢的啟示》故事內容,是彰化師範大學「Bobo」團隊的作品,由美術系二年級趙寳婷負責繪圖、地理系二年級莊佩蓁負責文字,透過獼猴小弟的冒險旅程,讓學童了解到暴雨可能造成嚴重的坡地災害,並建立山坡地開發和水土保育間要有所平衡的觀念。
從土壤潛移到山坡地開發,跟著小獼猴想一想
趙寳婷表示,由於她們將繪本目標讀者設定在中低年級的小朋友,因此畫風較為清新溫馨,以色鉛筆、蠟筆的筆觸電繪而成,透過夢境般的旅程,讓小朋友了解到自然中一些景象代表著危機有可能發生,像是土壤潛移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到人類,但這代表著該地的坡地曾經是鬆動的狀態,若遇到強度強、雨時長、雨區大的降雨,就有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坡地災害。
在冒險旅程中,獼猴小弟也在會議室中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代表著現在社會中所面臨的難題。支持開發山坡地的人會希望持續開墾,才能有經濟來源,但是政府單位會希望維護自然環境以及居民安全而希望不要濫墾,在兩方持不同意見的狀況下,有時就會有衝突發生。透過獼猴小弟的發言,讓小朋友了解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法解決類似問題,但或許可以用比較折衷的手段,在兩方都稍微退一步的概念下,達到雙贏的局面。
負責發想故事的莊佩蓁表示,為了適於小小孩閱讀,《一場夢的啟示》以圖為主,文字則是特意精簡過,在繪本最後則會有水保小教室單元,闡述關於土壤潛移、種植高山蔬菜等小知識,希望從圖像吸引學童進入繪本中,再經由親子共讀的過程帶入知識,讓水保觀念深植孩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