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少年已經失去忍受頓挫和不確定的能力,其中一大原因是我們教養他們的方式。
—— 俄勒岡州波特蘭焦慮中心臨床總監艾許沃斯(Kevin Ashworth)


不論是偏執教養還是安全至上主義崇拜,都會把認知偏誤灌輸給孩子。與家長互動時,最常看到認知偏誤是哪一種?蘭諾・史坎納茲的回答是:「幾乎全部都有。」(編按:Lenore Skenazy,因讓9歲兒子自己搭紐約地鐵,被扣上「美國最爛媽」外號。後開部落格「放養小孩(Free-Range Kids) 」,自此成為大規模運動,不但出版同名書籍、製作電視實境秀,還成立非營利組織 LetGrow))

家長們也常用負面過濾思考(焦點幾乎全放在負面的事,很少注意正面的事)。史坎納茲說:「家長們老愛說:『瞧瞧那種食物/活動/言論/人,可能傷害我們的孩子!』而不會想:『很高興我們終於克服了白喉、小兒麻痺症和飢荒!』」她也提到家長的二分思考(從全有或全無的角度看待事或人):「只要一件事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就是危險。」

偏執教養,讓現在的孩子更傾向擁抱3大謬誤。我們說服孩子世界充滿危險,邪惡躲在暗處、藏在街上,在公園和公廁裡伺機而動。用這種方式帶大的孩子,情緒上更容易擁抱「我們」與「他們」對立的謬誤,這種世界觀讓他們恐懼和猜忌陌生人。我們教孩子注意自己是否「感覺不安全」,又百般叮囑他們多不安全。這可能讓他們以為感覺「不安全」(不自在感或焦慮感),就足以證明自己確實不安全(情緒推理的謬誤)。最後,因為感覺這些情緒並不愉快,所以孩子們可能認定感覺本身是危險的——如果不消滅壓力,壓力就會傷害自己(脆弱的謬誤)。

要是孩子們從小養成這些思考習慣,就有可能發展出相應的基模,並以那種基模詮釋在高中和大學遇上的新狀況。他們可能會在環境裡看到更多危險,在別人的行為中看出更多敵意。哪怕只是面對小小的威脅,他們可能也比前幾代的孩子更相信自己應該逃避。在詮釋言論、書籍和觀念時, 他們可能更容易套用「安全/危險」或「善/惡」的框架,而非能增進學習的「真/假」或「有趣/無趣」框架。

2個情緒調節練習,轉化孩子焦慮、增強受挫力

情緒推理(emotional reasoning,任感覺引導你對現實的詮釋。例如:「我覺得憂鬱,所以我的婚姻一定有問題。」 )是最常見的認知偏誤之一。大多數人只要少陷入情緒推理,就能過得更快樂也更有活力。

孩童很容易走向情緒推理。他們必須學會認知技能和社會技能,透過這些技巧緩和情緒推理,引導自己更有產值的回應生命中的不愉快。現在的孩子更是如此,由於網路普及,他們在人生路上一定得應付許多謬論,學習留意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反應和回應方法,對他們來說是重中之重。

・教孩子基本。指的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不過,它在很多層面其實只是「認知行為技巧」(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因為它教導的思考習慣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家長可以在孩子任何年紀時教他們基本,從簡單的開始,例如讓孩子看家長反駁自己過度誇張的想法。

葛瑞格學過的一個技巧是:練習給自己焦慮和悲觀的自動化想法配上滑稽的聲音,例如艾默小獵人(Elmer Fudd)或達菲鴨的聲音。聽起來似乎很蠢,但這能很快把焦慮或煩心化為幽默。葛瑞格和妻子米雪兒都有這樣跟他們兩歲大的孩子練習,用這種方式讓每個人在壓力來臨時冷靜下來。

美國認知治療中心所長萊希博士指出,在孩子不高興或可能產生認知偏誤時,家長可以陪孩子做以下練習:把你的想法呈現出來,然後問它一些問題。我們有時會對人產生某些想法,而且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接著,這種思考方式會讓我們不高興、生氣或傷心。想法不一定是對的。也許我以為外面在下雨,可是到了外面才發現沒有下雨。我們必須找出事實是什麼,對吧?我們有時像是透過墨鏡看東西,一切看起來暗暗的。不妨試試不一樣的眼鏡。

・教孩子正念。麻州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卡巴金(Jon Kabat-Zinn)說,「正念」指的是 「以特殊方式專注——帶有目的、凝神當下、不做判斷」。研究指出,養成正念習慣能降低焦慮、減輕壓力反應、提升應變能力、促進專注、增加(對人和對己的)同情,並強化情緒調節能力。研究者發現練習正念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有長進,不但在校行為、考試焦慮、換位思考、社交技巧和同理心都有提升,連成績都進步了。練習正念的兒童和青少年更能讓自己冷靜和「活在當下」。

嘗試善意的質疑、找犯錯的價值,有助降低偏見

我們該怎麼養育出更有智慧的孩子,讓他們既不陷於「我們」與「他們」對立的謬誤,也不困於這種謬誤孵育的自以為是嗆聲文化?

・讓人從質疑中受益。使用「善意理解原則」。善意理解原則是哲學和修辭學的原則,代表盡力以最好或最合理的方式詮釋對方的主張,不把他們的話解讀成最壞或最冒犯人的意思。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在家中出現討論和爭執時運用善意理解原則。

・培養「知性謙卑」之德。知性謙卑(intellectual humility)是承認自己的推理充滿瑕疵,很容易產生偏見,所以我們很少能確定自己是對的。國高中的孩子可以看一個叫「犯錯的價值(On Being Wrong)」的演講。講者舒爾茲(Kathryn Schulz)一開始就問聽眾:「犯錯,是什麼感覺?」得到的答案有「糟透了」、「遜掉」、「尷尬」等等。可是她接著說:聽眾描述的其實是他們明白自己犯錯時的感覺。在此之前,犯錯的感覺和自認正確的感覺還無從分辨。

我們每時每刻對很多事物的看法都是錯的,但直到發現自己犯錯之前,我們常常很篤定自己是對的。身邊有人願意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是種福份。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有錯,請大方承認自己錯了,並感謝批評你的人幫你發現錯誤。

・觀察學校如何處理身份政治。學校的言行表現,是接近共同人性身份政治?還是傾向共同敵人身份政治?鼓勵孩子不將彼此視為個體,只將對方當成某個群體的樣本,而群體之間有的是全善的,有的是全惡的? 如果你擔心學校正引導學生走向「我們」與「他們」對立的謬誤——如果你是家長,請向校長傳達你的關切;如果你是中學生,請看看有沒有其他同學也對此感到憂心。彼此腦力激盪,找出能為學校帶來共同人性觀點的方法。

・限制和善用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根據非營利組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的調查,青少年平均每天花9個鐘頭在螢幕上,8到12歲的孩子每天大約花6個鐘頭,而且這還不計他們在學校使用螢幕的時間。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這種重度使用與壞的社會和心理健康結果有關。(以下)提出3個建議:
1.為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設限。以每天2小時為上限應該是合理的。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考慮週間完全禁用電子設備。這樣做的目的是盡量推遲電子設備融入生活的時間。

2.對「孩子在做什麼?」和「他們花多少時間做這件事?」要同樣注意。評判社群網路網站的原則是:它們是幫助還是妨礙青少年建立和維持緊密關係? 與你的孩子談談他們和朋友用了哪些?使用情況如何?哪些對他們直接溝通最重要?哪些會讓他們感到(害怕錯過)、引起社會比較?另外,也請注意你自己的行為。你是不是也因為使用電子設備的關係,造成與孩子相處的品質降低呢?

・保障孩子的睡眠。睡眠充足有助於提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能避免意外、阻擋憂鬱。然而,美國青少年大多睡眠不足,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人三更半夜還盯著螢幕看,還在經歷痛苦的社會比較,還在攪亂隨日光變化的睡眠─清醒週期。睡前30到60分鐘就該停止使用電子設備,把它們擺在盒子或廚房抽屜裡(或其他離小孩房間較遠的地方)。

書籍簡介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作者:海德特、路加諾夫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02/29

作者簡介

海德特(Jonathan Haidt)
繼暢銷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之後,美國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學家兼公共知識分子。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湯瑪斯・庫利(Thomas Cooley)倫理領導教授,曾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任教16年。著有暢銷書《象與騎象人》等。

路加諾夫(Greg Lukianoff)
個人教育權基金會(FIRE)會長兼執行長,畢業於美利堅大學和史丹佛法學院,專長是高等教育中的言論自由和第一修正案議題。著有《忘卻自由:校園言論審查和美國論辯的終結》及《免於言論的自由》。


責任編輯:林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