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賢二年輕的時候,曾夢想當建築師。他親手做過的建築,是三件建築模型鋼雕。這些錐形與幾何形狀的作品,因為當時想不出名稱,索性用農業資材室的法定面積取名,叫《十三・五坪》。
搬到台東後,江賢二本想將雕塑放大,蓋成自家住宅,但因為造型特異,無人敢蓋。籌備園區過程中,他從三件鋼雕作品中,選擇兩件出來,找來旅德建築師林友寒,終於將作品放大,蓋成接待中心與第三展覽廳。
整個「江賢二藝術園區」其實共有五棟建築。展廳三間、接待中心一間,還有可以觀賞太平洋風景的咖啡館空間。江賢二說,園區是他一生最完整的作品,這不是平面畫作,而是把整件作品打開,讓人群可以走進來,真正深入藝術家的內在,從風景到平面畫作,全都乘載江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