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人稱開刀機器的優秀外科醫生劉梓旭(蔡淑臻飾),以生無可戀、被誤認為屍體的姿態,來到鄉村小醫院。
小劉醫師在一次又一次讓人啼笑皆非的醫療狀況中,想消極怠工。她常常只能利用現有的貧瘠條件(無論是物質面或精神面),得在不符合規範的急救中進行治療。醫術精湛的她,為什麼在報到當天,就堅持拒絕執刀做手術?為何會自我放逐到社會的邊緣?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小說的基調是喜劇;改編成電視劇時,少見的堅持醫療喜劇的定位,不走偶像劇路線。在醫療方面也做足功課,健保制度、醫療糾紛、醫病關係、手術假體等,都經得起專業人員拿放大鏡檢視,但它既不是《白色巨塔》也不是《麻醉風暴》,過去在台灣幾乎沒有同類的戲劇。
劇情討論了許多我們早就知道,卻因為離平常生活太遠,而被視而不見的問題(編按:此指醫療資源分配問題、醫病關係)。在疫情期間,被放大出現在新聞裡之後,大家或許能更感同身受的去思考這些問題。
畢竟有些一輩子住在城市的人,可能一直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當作鄉下、離島才有的問題。在經過疫情確診者醫療擠兌後,才真正體會到分級分流有多重要。原先許多民眾任何感冒都要看醫生拿藥的狀況,也因為恐懼群聚染疫,開始反思有些種況其實好好休息、讓身體自體復原即可。
人在患病時會感到害怕無助,希望求助醫生,可以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這個答案要是能治好病、沒有後遺症、沒有風險、不會造成經濟負擔,否則,醫生就是愛錢的吸血無良庸醫。而且如果出事,病患就告醫生。
劇裡醫生無奈的說,把醫生都告完了,以後誰來救人?
然後醫院都想轉型成低風險、高報酬的醫美醫院,醫生不願意走外科、婦產、急診。我們難道只能用「醫者榮耀」去綁架那些血還熱著的醫生,並讓繼續讓救死扶傷的醫生,活在過勞跟被告的恐懼中嗎?
醫生並非萬能的天神,在職業生涯中,幾乎一定會經歷醫療失敗及無力回天的狀況。在許多醫療劇,也會設置主角懷疑自己害死病患的心理糾結;死亡的甚至可能是對主角十分重要的人,而讓主角一度放棄從醫等心路歷程。
而《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另闢蹊徑,劉梓旭醫師走過了面對病患死亡的職業大坎,卻因為過勞流產,讓身體成了凶器、殺死自己從未出生的孩子。
諷刺的是,在陽光醫院懷孕的護理長也因為過勞早產。院長在跟評鑑委員的協商中直接說,沒有一間醫院沒有早產、沒有流產、沒有過勞,還說這不是一個小小院長可以解決的,這是制度、體制、中央的問題,這是所有醫護人員從事這個行業就應該有的認知、知道有這樣的職業風險。評鑑委員問,如果有一天院長能作主了,是否會盡力去改善,然而,劇裡無法給出回答。
*本文經「方格子直送計畫」合作轉載,默默談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醫生不是神憑什麼要背負他人生命的壓力
延伸閱讀:金鐘58》2023金鐘獎入圍名單、典禮時間、轉播資訊一次看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