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台劇烈搖晃。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現為中央氣象署)在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制地震震度分級制度。

2021年4月19日花蓮同樣發生大地震,當時觀測,第1起規模5.8、最大震度5強,第2起規模6.2、最大震度6弱,也是新的分級制度以來,第一次達到「6弱」。

其實,地震震度6弱,就等於當時921大地震7級的震度。

氣象署表示,先前採用地震分級中的5級(強震)及6級(烈震)級距間距較寬,不利區分災情差別。

因此,氣象署研訂新的地震震度分級,將震度5級、6級細分為5弱、5強、6弱、6強,並修改5級以上地震震度的演算法,讓地震震度與災害發生有更高的關聯性。「民眾看到5強以上等級地震,就要有緊急應變的準備。」

(來源:中央氣象局)

4級就可能造成輕微災情!氣象署:5強就該緊急應變

既然計算方式有變,各震度新分級分別會有什麼感受、造成什麼災情?

「1級」人在靜止狀態,或位於高樓層時可感受到微小搖晃。

「2級」大多數人可感受到搖晃,家中掛燈等懸掛物產生小搖動。

「3級」幾乎所有人可感受搖晃,致部分人產生恐懼。除了掛燈擺盪,家中碗盤、門窗因震動發出聲音,而靜止的汽車也會有明顯搖動。

「4級」已能對人產生相當程度的恐懼,部分人已會尋求躲避處,睡眠中的人幾乎都會驚醒。家中少數為固定物品可能會掉落,造成輕微災害。

「5弱」多數人會感到難以走動,屋內未固定部分物品傾倒掉落、少數傢俱可能移動或翻倒、少數門窗可能變形、部分牆壁產生裂痕;屋外部分建築物磁磚剝落,部分山區可能發生落石,少數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通訊可能中斷。

「5強」幾乎所有人會感到驚嚇恐慌,難走動,屋內大量未固定物品傾倒掉落、傢俱移動或翻倒、部分門窗變形、部分牆壁產生裂痕、極少數耐震較差房屋可能損壞或崩塌;屋外建築物牆磚剝落,部分山區發生落石,鬆軟土層可能出現噴砂噴泥現象,部分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通訊中斷。

「6弱」搖晃劇烈以致人站立困難,家中大量傢俱大幅移動或翻倒、門窗扭曲變形、部分耐震能力較差房屋可能損壞或倒塌,部分山區可能發生山崩,鬆軟土層出現噴砂噴泥現象,部分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通訊中斷。

「6強」則會讓人搖晃劇烈以致無法站立,屋內大量傢俱大幅移動或翻倒、門窗扭曲變形、部分耐震能力較差房屋可能損壞或倒塌、耐震能力較強的房屋也可能受損,屋外部分地面出現裂痕,山區可能發生山崩,鬆軟土層出現噴砂噴泥現象,可能大範圍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通訊中斷。

「7級」則為最嚴重,當下搖晃劇烈,人已無法依意志走動;幾乎所有家具大幅移動、傾倒;耐震較強的建築物也可能傾倒;山區山崩地裂、大範圍地區電力、自來水,瓦斯或通訊中斷。

(來源:中央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