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遭遇一連串亂流,推特爭議不斷、特斯拉股價狂跌。

2022年馬斯克臨時起意買推特,而後又反悔決定放棄;最後因為被推特提起告訴,只好硬著頭皮砸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把公司買下來。

這只是災難的開始,馬斯克買下推特後展現強人鐵腕作風,除了大裁員,還強調「緊湊的工作」、不遠距辦公,導致留下的員工紛紛離去。他的強勢作風還惹惱了一些客戶,許多大企業紛紛抽掉廣告,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美國運通、Meta等推特的前百大廣告商。馬斯克不得不提出警告,如果情形沒有好轉,明年推特有可能破產

但是災難並沒有結束,馬斯克花時間重整推特,但他還有特斯拉、民營航太製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SpaceX、超級高鐵Hyperloop、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等事業。一個人再怎麼能幹,也不可能同時管那麼多家公司。馬斯克還為了籌資買推特,賣特斯拉股票,導致股票重挫。年初時特斯拉市值突破1兆美元,目前僅剩三千八百多億美金。特斯拉投資者非常憤怒,認為他們有一個不稱職的CEO。

馬斯克8日在推特上發起他是否該辭職的投票,有57.5%的人不給面子,認為他應該辭去推特CEO職務。如果我們覺得馬斯克會從此完蛋的話,那可能就錯了,馬斯克生於憂患、長於憂患,最擅長危機處理。

當年大家認為他發射火箭是不自量力,結果現在SpaceX市值比軍火巨擘Lockheed Martin還高;3年前特斯拉一度錢快燒完,現在卻變成電動車龍頭。也許推特未來也有可能反敗為勝。

時間管理大師也會累

我從馬斯克事件,有以下幾點觀察:

第一,每個人能力是有極限的,不可能成為超人:像馬斯克同時擔任好幾家公司的董事長或CEO,基本上並不現實。日產汽車(Nissan)前CEO——Carlos Ghosn,同時兼任雷諾(Renault)CEO,當時就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後他涉嫌低報在日產的薪酬、濫用公款,現在已經跑路。每個人一定要量力而為。

第二,上市公司董事,更要注意公司治理守則:馬斯克同時任職多間公司的CEO或董事,不只產生時間分配問題,更可能有潛在的利益衝突。注意公司治理守則,是對股東的基本責任。

第三,推特商業模式可能有問題:馬斯克認為推特要尊重每個人的言論自由,不應有任何限制。但誰應做網路世界裡的言論審查者和控管者?近期推特更新守則,不准用戶在平台上分享其他社交平台的連結,違規者最嚴重可能會被暫停帳號,有人不爽馬斯克的推特太專制,憤而離開推特。

第四,馬斯克的強人領導風格必須改變:有錢又有能力,不代表可以隨意罵人、強壓員工。馬斯克想要企業有效率的運作,團隊成員間的相互尊重、組織和諧,極為關鍵。 

馬斯克的經驗不只警示我們,經營事業要夠「專注」,也提醒了企業要能長久,都需要隨著時代轉型、跨入新的地區及產業。像是未來幾年,台灣企業轉移至美國、東南亞、印度,還有許多產業興起,像是自駕車、無人機、低軌衛星、基因工程,甚至還有現在不被看好的加密貨幣。因此勇敢朝未知新風險前進,是必要的。

在充滿風險的時代,我們很難預知馬斯克未來究竟是會成功、還是失敗;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多變又勇於嘗試,令他有更多可能。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